在绝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构成当中,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存贷款业务的相关数据,是衡量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根据沪深300指数银行业成分股最近三年中报、年报的存贷款比例(贷款总额 / 存款总额)和净利差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期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指标总体较为平稳。虽然在2009年中期之后,存贷款比例的均值似乎呈现出某种小幅下降的态势,但其主要原因应该是 2010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时点存款”现象(即银行在月末、季末、年末等风险指标考核的时点,以高息招揽短期存款,从而使时点上包括存贷款比例在内的考核指标得到改善)。如果将“时点存款”的潜在影响考虑在内,实际存贷款比例有可能不降反升,预计2010年末这一数值应在70%左右(少数大型银行的比例略低一些)。
70%的存贷款比例,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在4月中旬的最新一次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5%,而中小金融机构也已达到17%,因此,按上述相关数据统计计算,银行已发放贷款与存款准备金二者之和占存款总额的90%左右。如果再加上超额准备金、同业拆借、持有高流动性资产(应对存款提现)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下,国内商业银行的现有存款绝大部分已经被实际“占用”,除非存在来自新增存款的持续贡献,否则其2009年以来的规模扩张很可能难以持续。
存贷款业务的营业利润,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相对规模(也即存贷款比例)和收益率(净利差)两个指标。因此,在银行业规模扩张能否持续存疑的情况下,我们转而关注收益率相关指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由于2008年末的非对称降息、加上以鼓励投资、消费为目的一系列政策(如个人住房贷款的7折利率)的影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在2009年中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虽然此后一年半时间当中,银行的净利差在各个报告期之间有缓慢回升的趋势;但截至2010年末,该指标距离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仍有明显的差距。
而且,鉴于货币政策的转向直到2010年四季度才真正开始,其对国内银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影响,将更多地体现在2011年及以后的财务报表当中。由于央行为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远低于当前的贷款利率,因此,进入2011年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对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净利差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如果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净利差产生的负面效应较为清晰的话,加息的影响则更为复杂。由于2010年的两次加息都是大体对称的,我们在股指期货2011年报当中提到,“如果2011年仍维持当前这种大体对称加息的格局,尤其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变的话,预计银行股的账面净利润与2010年相比将有显著的增长”。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年至今的两次加息当中,活期存款利率开始上调,且后一次的幅度更为显著(先从0.36%到0.4%,再从0.4%到0.5%)。
虽然活期利率10个基点的调整,表面上微不足道,但如果考察主要银行的负债结构,可以发现其对银行资金成本的潜在影响不容低估。从2010年年报的相关数据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在一半左右。在前期加息活期存款利率不做调整的情况下,银行的主要资产(贷款)几乎全部可以从收益率的提高当中获益,而超过一半的负债(存款)成本则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前两次加息总体上对银行业绩有正面的影响。
但假设存贷款比例为70%,活期、定期存款各占一半,在活期存款利率上调10个基点、其余存款以及贷款利率总体上调25个基点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收益率的大致变化为25 * (1 - 5%) - 10 / 70% * 0.5 - 25 / 70% * 0.5 = -1.25个基点(5%为金融服务业的营业税适用税率,根据营业收入而不是净利润计征)。如果再考虑加息对贷款质量的潜在冲击,可以看到,后两次加息——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就渐趋中性甚至负面了。
综上所述,在规模扩张遭遇货币政策收紧“瓶颈”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加息活期存款利率的上浮持续,甚至采用非对称加息的方式,而导致资金成本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将处于不利地位。当然,一些结构性因素可能推动短期业绩的增长,例如银行议价能力增强导致贷款利率相对基准利率上浮、部分定期存款未展期使其低成本暂时得以保持等。但从较长时期来看,银行业绩近年来的高增长状态恐将难以维持。不过,如果未来加息活期存款利率未再作调整,则银行净利差仍有继续小幅提升的可能,从而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规模扩张停滞和总股本增加的业绩摊薄效应等不利影响。
(广发期货 刘继超 编辑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