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在资本大鳄搏杀的金融市场里,各路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有专攻K线图的技术派,也有追求基本面的价值派。奇妙之处在于,但凡某评级巨头对部分国家或是某类资产给出负面评级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派与价值派都无法躲避一场股灾。
投资者对负面信息异常敏感。无论降级是否涉及他们所属的国家,还是是否涉及他们所持有的资产,此时各类流派界限开始模糊,自觉摒弃分歧站在同一战壕,姑且称之为“抛售派”。
最近的例子发生在美国。本周早些时候,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宣布将美国主权债信评级前景展望下调至“负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日欧美股市大跌超过2%,隔日开盘的亚太股市也随之大跌。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这一点上来看,投资者集体抛售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然而,美国被降级,全世界就找不到值得投资的资产了?简单地回答是与否已经没有意义,不如回顾一下历史,过往的经验能令我们找到更全面的答案。
还记不记得三年前的那场金融风暴?“想买房却没有钱?没关系,我们可以提供贷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便开始打出降低贷款门槛的广告。
投资者高兴了,华尔街大行和抵押贷款机构也乐了。这些机构将单体贷款整合打包,制成各种名目的债券,并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市场上接盘者络绎不绝,次贷市场泡沫被越吹越大。结果就是:次贷危机引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在这场推销暗含高风险债券的行动中,谁是强力催化剂?国际评级巨头是也!正因为这些评级机构给高风险债券打了包票,并贴上“买入”、“增持”等“金字招牌”,投资者才不断盲目投身其中。评级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信几分?
美国参议院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穆迪和标普这两家国际知名评级公司当年迫于高盛等6家银行的压力对证券评级方式进行了调整。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称,迫于“客户需求”,两家公司降低了评级标准,以所谓“最有利的评级”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结果是“评级成了一场竞次游戏”。该委员会认为,穆迪和标普在2007年7月改变了数以百计的证券评估,成为名副其实的“危机催化剂”。
可见“标普们”给出的评级并不“靠谱”。尽管如此,它们每次出手依然能在市场上造成轰动。背后的原因恐怕和投资者长期以来对评级机构的心理依赖有关。
同样的投资心理在一些理财市场上也能找到影子。为了吸引投资者,一些共同基金把筹码押在“绝对回报”这一卖点上。根据芝加哥研究公司晨星的数据,自从2010年初以来,已有12只绝对回报基金启动,使得在名字中包含“绝对”一词的基金总数达到32只。
“绝对回报”这几个字向投资者暗示,他们的投资不会有亏损,而且能一直赚钱。这些基金投资于债券、衍生品、大宗商品、外汇和股票,其战略目的是获得持续回报,避免受到更广泛的市场走势影响。尽管这些基金名字相同,差异却很大。所以,买基金不能被“绝对”这类词迷惑,基金各自的战略才是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
这几日或许是那些患有“评级依赖症”的投资者们最难过的几日。他们在美国被降级之日狠狠割掉持仓,现在追悔莫及,因为自那以后全球股市出现了可观的反弹,一些地区股市还创出了阶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