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反扑 成长褪色
|
当市场风格发生切换,基金被迫在“坚守”和“调整”的两条路间作出痛苦选择。这就是2011年一季度发生的事情。
根据天相统计,一季度末基金仓位出现普遍下降,各家基金公司的投资分歧未见弥合,反而分歧日益放大。季报显示,一季度多家公司的股票仓位出现急降,显示投资策略战术做空的基金团队开始增多。而行业配置方面,进攻性的周期股比例大幅上升,防御型的个股遭受普遍减持。这似乎暗示,部分基金又开始大举进攻。
种种迹象显示,二季度的基金操作和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全行业可能提前进入2011年业绩表现的关键期。
本报记者 周宏
公司股票仓位“异动”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了一季度相对困难的市场后,基金的股票仓位明显缩减。整体统计数据显示,6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2.8%,为历史上较大跌幅。上述情况或许和一季度基金重仓的成长股价遭受重创有较大关系。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部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下降至81.66%,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股票型基金(可比)的股票仓位下降至86.97%,环比下降1.12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可比)的平均股票仓位下降至77.08%,比年初分别下调3.35个百分点。
从整体仓位看,股票型基金普遍保持较高仓位,意味着基金对后市中长期仍然抱有信心。但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快速下降或许显示,一季度末时基金对后市短期可能出现调整的判断较为一致。历史情况显示,仓位更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往往对短期走势更为敏感。
当季末,平均股票仓位水平最高的基金公司为中邮创业、交银施罗德、天治基金、泰信基金、信达澳银等,旗下偏股基金的仓位均超过90%。仓位最低的五家公司为民生加银、金元比联、摩根士丹利华鑫、东方基金和银河基金,股票平均仓位都低于72%,显示基金业中进取派和谨慎派的观点差异较大。东方基金的投资总监在季报中曾表示,目前市场尚未进入大局建仓的时机。
另外,业内规模前列的大型基金公司一季度末仓位普遍较低。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低于80%。其中,嘉实基金的整体仓位只有75.11%,继年初之后继续保持低水平。而博时基金的仓位也已下降到72.93%的低位。前五大基金公司中,唯有易方达的仓位超过85.12%,进入行业前20名。大型公司的观点差异可见一斑。
一季报的一大看点是,部分基金的仓位出现急降,益民基金、国海富兰克林、东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和民生加银基金的仓位下降均超过11.8%。民生加银基金的股票仓位更是一举下跌逾三成。这一情况显示,当季度后期,曾有部分基金对后市走势相当的不乐观,可能出现过阶段性的大幅减仓。但目前来看,这次减仓未被市场接受。
行业配置“由轻入重”
从去年的相对轻资产的消费品、新兴产业,到今年一季度资金渐渐配向“强周期”行业,基金的行业配置出现明显转变。
根据天相统计,2011年一季度,6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偏股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均为周期性行业,包括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房地产业等5个,上述五个行业在一季度中也表现相对优异,其中涨幅最大的金融非金属(包括钢铁、矿产资源、水泥)行业,一个季度内上涨了9.61%,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涨幅也超过5%。
与此同时,基金在一季度里的减持行业则集中在2010年热门的非周期行业中。根据天相统计,基金在医药生物制品、信息技术业、食品饮料、批发和零售贸易、农林牧渔业的减持比例非常大。而行情显示,上述5个行业的相关股票,在一季度的股市中出现了齐刷唰的下跌。
不过,总体上看,基金在上述五大周期性行业中的增持比例尚算温和,增持幅度最大的金属非金属行业,基金平均增持比例也只有1.78%。其余四个行业的增持幅度甚至都在1%上下,对于这几个大市值行业来说,基金在周期类行业中的增持可能只能说是浅尝辄止,小心翼翼。
与增持行业相比,基金在五大减持行业中的“下手”明显较重。医药生物更是一个行业就遭到基金2.32个百分点的减持,预计涉及市值近300亿元。另外,信息技术等去年四季度的热门行业,也遭遇基金调低配置。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在医药生物制品的持有比例调低至6.05%(占基金净值比);信息技术业调低至5.25%,食品饮料业调低至6.95%;批发和零售贸易调低至5.10%,农林牧渔业调低至0.68%。
当季的又一大看点是房地产行业。尽管同期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频出,但2011年一季度,地产依然挤入基金增持榜,这似乎表明无论是基金还是资本市场,对于低估值的地产行业已不再害怕,而类似的“估值先于政策”紧缩到位的情况,在基金关注的周期性行业中普遍存在。
不过,总体上,基金在行业配置上重消费、轻周期性行业的做法,仍然没有得到纠正。截至三月末,基金的资产配置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制品。与沪深300指数相比,基金在金融保险业的低配依然高达20个百分点。
重仓股:恢复常态面目
伴随着基金在2011年重新增持大市值的强周期股,基金重仓组合的面目也逐步恢复往昔模样。
据天相统计,截至3月末,偏股基金整体持有的第一大重仓股为招商银行,61家公司旗下共有124个基金持有该股,持有总市值为224.56亿元,占流通盘比例9.02%。另外,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兴业银行、苏宁电器、中兴通讯等老牌蓝筹股也纷纷回归基金重仓前十。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基金周期股行情后,一批“新龙头”股开始跃入市场眼界。海螺水泥凭借106只基金的力挺,而进入行业重仓股的第二名,截至期末,基金持有海螺水泥4.9亿股,期末市值198亿元,大大出乎市场意料。
另外,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也因为基金看好进入十强,其中格力排名第七位,而美的则排名第十位。分别有超过60家基金公司将两个家电股列入重仓持股行列,如此重视,凸显基金对于民生消费的重视。
而因为水泥家电股的优异表现,过去基金重仓持股“金融、消费各占一半”的老面目得以打破。
另外,在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基金“新增重仓股”名单中,二线金融、钢铁股以及若干化工股成为基金最爱。包钢股份在4家基金的看好下成为基金新增重仓股第一名,值得指出的是,这4只基金都颇有来头,分别长盛同庆、金鹰优选、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华商领先。上述几家公司都是颇为重视公司调研的基金。
二线金融构成了基金新增持股的又一个重点。华泰证券、中信银行等个股均被基金看中。此外,山东海化、三爱富等化工股也获得基金青睐。看中山东海化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看好三爱富的则是华安、华宝兴业、信诚三家上海的基金公司。
增持股方面,除了此前进入行业前十的海螺水泥、招商银行外,三一重工、攀钢钒钛等成批进入基金视野。上述几个个股背后,也是今年业绩最为出众的部分行业:工程机械等。
一季度遭遇基金减持的公司则集中在消费品、信息技术,以及遭遇突发事件打压的个股。基金减持第一名是东方电气,该公司主要生产包括核电在内的电力设备个股。在日本核电危机爆发后,基金大批抛售东方电气,目前基金持有该股的市值不到一个季度前水平的1/3。
遭遇“瘦肉精”门的双汇发展,也是一季度基金减持的重头戏。1月初尚有46个基金持有该股(指进入前十大),3月末时只有36个基金还“泥足深陷”。
另外,莱宝高科、康美药业等也迅速成为基金抛售的大头。还有如中国国航、中国南车等交运和交运工具股,以及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铜概念股等。上一轮热门股而今成为基金抛售的重点,“沧海桑田”的道理在一季度的基金季报里又有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