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封面文章
  • A5:基金·封面文章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市场
  • A9:基金·视点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人物
  • A16:基金·对话
  • 新能源汽车留给中国的机会
  • 中国经济在“去房地产化”阵痛中
  • 用好“社会融资规模”
    这个新“名义锚”
  • 年报“补丁” 何其多
  • 外论一瞥
  • 通胀的主要决定因素
  •  
    2011年4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新能源汽车留给中国的机会
    中国经济在“去房地产化”阵痛中
    用好“社会融资规模”
    这个新“名义锚”
    年报“补丁” 何其多
    外论一瞥
    通胀的主要决定因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1-04-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华尔街日报》4月21日评论

      中国严阵以待治通胀

      中国政策制定者倾向认为通胀源于供应方面的问题,但真正原因是始于2008年底中国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货币增幅在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接近GDP的40%,远高于2003年高峰时期的27%。中国货币供应的增加恢复了经济增长,但2009年春经济开始反弹,短短几个季度经济呈现过热状态。到2009年年中,通胀还附带一些其他问题开始显现,消费品价格、房地产和工资等都开始快速上涨。

      而且,货币过量的风险越来越明显。中国可能会长期处在恶性工资通胀螺旋式上升的危险边缘,这无疑会削弱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这就是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原因。但重要的是,追踪货币政策推动整个商业周期的通胀将使我们明白,延迟的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何等的意义。如果一个经济体实际产能高于闲置生产能力的话,那么这个经济体就会出现经济过热、通胀加速等问题。

      好消息是,政府最近开始接受从紧的货币政策。按年率计算,今年3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已经从去年10月高达28.5%降至8.4%。无疑,中国政府对治理通胀问题十分关切,也显示了他们所理解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过去主要是靠信贷投资推动,那只意味着较低结构的增长。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做好了接受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影响,这将成为下一步的关键。

      (作者系朗伯德街研究所研究员黛安娜·乔伊列娃 葛传红 编译)

      

      《读卖新闻》4月22日社论

      别轻易削减政府开发援助

      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地区的复兴需要庞大的资金和人力,但是日本不应陷入内向的外交而忽视了国际责任,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去,以提高国家活力、推进复兴。大地震后,17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表示或已着手支援日本,正是得益于一直以来日本与各国的合作以及日本对他国做出的援助。

      第一,避免轻易削减政府开发援助(ODA)。政府之前讨论将5727亿日元的ODA削减两成作为复兴对策的财源,后来异议颇多,最终将削减幅度压缩到1成。日本ODA预算已经连续12年减少,现在仅为最高值的一半,其排名已经从世界第1下滑到世界第5。加上最近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的话语权大大降低。为了维持国际影响力,必须继续做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该有的贡献。

      第二,参加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的问题也不应该耽搁。菅直人政权计划6月再商议,但是地震之后国内外的协调业务基本停止。美国和澳大利亚等9国计划11月签署协定,日本如果不想被9国抛弃,就必须积极推进国内农业改革以及与相关国家的谈判。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维和活动(PKO)也尤为重要。

      第四,救灾合作与核安全将成为今年大国外交的重要议题,作为受灾国的日本应该就如何吸取灾害和核事故的教训、如何进行国际合作提出具体的建议并推动讨论。这也算是对各国支援的回报。

      (梁宝卫 编译)

      

      《莫斯科时报》4月21日文章

      莫斯科:世界金融新首都?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会见香港交易所主席时说,将莫斯科塑造成国际金融首都的半数工作已经完成。但后面的工作更困难,比如很难想象卢布会变成世界储备货币之一,如果没有货币改革或高通胀,这步发展至少要几十年。

      将莫斯科转变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着一系列障碍。最理想的是,俄罗斯公司要在莫斯科而不是海外首次公开募股。但是正如梅德韦杰夫在周末会面中提到的,几家最大的俄罗斯公司正计划今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原因很简单:潜在的投资者在伦敦和香港证交所比在莫斯科有更多的信心,因为伦敦和香港提供对公司正直性判断的更大保证。结果投资者愿意为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支付更多,尽管这同莫斯科上市的股票是一样的。这就给了公司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去香港发售他们的首次公开募股。

      然而,首次公开募股这一项对于莫斯科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来说还是一个可以克服的障碍,建立好的信誉则需要时间和不懈的努力。主要的难点基于这样的事实:国际金融中心并不仅是首次公开募股登台的物理场所,而且还是公司相信能同持股者、商业伙伴、政府管理者解决争端的地方。俄罗斯公司为何在合约中会声明未来可能发生的争端会由纽约、伦敦或斯德哥尔摩的法庭解决呢?

      原因不仅是俄罗斯法庭在经济事件中效率低下,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时间逐渐被解决,而是法庭由政治利益控制,权力部门对司法体系完全掌控。明白这点,任何需要承诺争端解决机制的俄罗斯公司都会决定由国外法庭仲裁而不是俄罗斯。除非俄罗斯发展出独立的司法体系,否则不会变成国际金融中心,然而,将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视为目标,并着手改革确是个有价值的开始。

      (作者系俄罗斯莫斯科新经济学院教授康斯坦丁·索宁 贺艳燕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