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剑平 ○编辑 裘海亮
近日,年仅51岁的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因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王嘉民长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公司以上市为契机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之际突然离去,令人惋惜和悲痛。近年来,多位企业高管英年早逝,折射出这个群体背负的压力之巨。有调查显示,9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所以,作为投资者,也应该理解企业高管承受的压力,理性看待上市公司业绩成长与投资者希望之间的落差。
记者近两年持续关注山东地区将近一半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客观地讲,除极个别的公司外,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有着质地优良的经营实体支撑,而其上市的初衷,也是期望求得更大发展。但由于制度安排以及部分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拔高,一批中小板、创业板公司高价发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对公司业绩成长的高预期。由此,对于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高管来说,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时间的磨炼。企业管理,实际上是将资金、技术、外部的各种资源如原材料,与市场、内部的人才、团队等各种生产要素,以优化的比例组织起来产生效益,创造更大的生产力。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组织管理,则由公司高管完成。上市,意味着资金这一要素得到了急速的扩展;然而,技术、外部资源、内部团队等,并不会随资金的到位立即产生飞跃,所以募集项目产生效益,一般都有1至3年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同于以往公司靠自身滚动积累10%或20%的规模扩展,而是一下子的急剧扩张。随着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公司高管的工作量也成倍加大并且更加复杂。而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它们所处的行业领域大多竞争非常激烈,管理对企业生死存亡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故而,许多公司高管如履薄冰。
兴民钢圈自上市后,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业绩稳步提升,2010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47%与21.98%,随着募集资金项目逐步建成,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约20%至50%。早在去年11月,公司就做出了利用超募资金在唐山建设新厂区的决定;此后,公司又布局中南,在湖北咸宁建厂。这背后,无不渗透着管理层的辛勤与努力。
山东省大多数新上市公司企业高管,都将投资者的托付负责任地背负着,对工作兢兢业业。其努力与付出,应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