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专栏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产业严格准入无碍“十二五”炼油产能增长
  • 白色iPhone4受市场热捧 苹果屏更新换代引发行业猜想
  • 干散货船退订量上升 造船厂转向LNG船型
  • 两大货航重组进入关键期
    上海成为必争之地
  •  
    2011年5月4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产业纵深
    产业严格准入无碍“十二五”炼油产能增长
    白色iPhone4受市场热捧 苹果屏更新换代引发行业猜想
    干散货船退订量上升 造船厂转向LNG船型
    两大货航重组进入关键期
    上海成为必争之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业严格准入无碍“十二五”炼油产能增长
    2011-05-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编辑 王晓华

    国产炼化装备将迎来需求持续增长

      发改委上周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对国内新建炼厂提出严格的准入规定。专家指出,这意味着炼油行业将进一步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但并不表示中国炼油产能的增长前景会有所改变。而这也意味着相关装备生产企业将迎来需求的持续增长。

      ⊙记者 陈其珏○编辑 王晓华

      小炼油两年后临大限

      据《目录》披露,中国将限制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同时对其他炼油深加工和乙烯装置规模门槛提出限制。其中,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门槛保持在80万吨/年,限制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催化重整、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的新增产能投产;同时淘汰200万吨/年以下的常减压装置。

      “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大部分都属于地方炼厂,此次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上大压小’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该说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

      她指出,目前,中国地方炼厂的总产能约有1亿吨,但尚不能确定其中有多少属于200万吨/年及以下的常减压装置。如果淘汰力度大的话则可能对成品油供给带来一定影响,毕竟,当前国内成品油供应仍总体偏紧,如果再关一部分产能的话则可能会影响供给。

      据卓创资讯统计,国内单套常减压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下规模的占地炼总炼油能力的80%左右。

      不过,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山东,只有个别炼厂产能还在200万吨/年以下,大部分炼厂经过扩产后,产能都达标了。

      山东目前是国内地方炼厂(地炼)最集中的地区。

      以往,千万吨级炼油基地通常只有中石油、中石化才有实力兴建,而地炼的产能规模最多只有百万吨级。2009年5月,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的山东昌邑石化新建的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点火开车,由此凭借合计800 万吨/年的一次炼油能力、500 万吨/年的二次装置配套能力成为国内首个千万吨级的地方炼厂。

      在卓创资讯分析师看来,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但国内成品油产出率却仍然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众多的中小型炼油装置未能有效利用资源,成为近年来国内“油荒”频发的因素之一,这是国家淘汰小炼油厂的另一层背景。

      刘爱英则告诉本报记者,山东地炼当前的开工率普遍很低,原因就是国内油价调整不到位,“连加工原油的中石化炼油都亏钱,更别说以燃料油为原料的山东地炼了。”

      无碍炼油产能扩张

      尽管小炼油厂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成品油供应仍偏紧的国内市场而言,进一步提高大型炼油装置产能仍是当务之急。

      上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指出,《目录》不会对“十二五”期间的炼油产能总体增长带来太大影响,因为很多产能都是早已规划好的。

      据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张福琴透露,中国“十二五”期间炼油能力每年要增加2000万吨,到2015年炼油能力要达到6亿吨。

      “考虑到未来5年中国GDP仍将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速,预计2015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将达到3.02亿吨,炼油能力将达到6亿吨。”张福琴说。

      她同时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2160万吨,现有1400万吨,增量是700万吨;乙烯自给率将由2008年的47.5%提高到2015年的75%。

      业内认为,炼油与乙烯产能的扩张意味着相关装备生产企业也将迎来持续的需求增长。

      “在石化产品成本中,与投资有关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而装备的投资在石化投资中所占比例最大,大体上炼油装备投资占工程投资的40%左右;化工装备投资所占比例更高,达50%~60%。”张福琴透露说。

      她指出,这意味着只要掌握了炼油与化工装备投资,就能掌握石化投资的主体。而装备国产化是减少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最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石化关键设备国内不能制造,例如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超高压往复压缩机,虽然国内制造的25万吨/年聚乙烯气相反应器已用在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的70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中,但在设计方面仍有改进余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A股市场上与炼化装备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杭氧股份与二重重装等,前者母公司杭州制氧机集团被国家确定为大型乙烯冷箱国产化基地;后者于2006年起涉足石化设备领域,产品包括石油化工容器和重容锻钢件。

      另据卓创统计,2011年山东地炼将有较大规模扩产,其中东明石化、华星石化要分别建成一套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正和集团也要建成一套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届时该三家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将分别跃居1160万吨/年、850万吨/年和830万吨/年。预计今年山东地炼总体规模将达到85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