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深耕小企业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颜剑
今年以来,在信贷收紧的大背景下,监管层频频警示城商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其中就包括部分城商行贷款“垒大户”的风险。
上月初,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在全国城商行会议上指出,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后,仍有部分城商行没有走出贷款“垒大户”的怪圈。而此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部分城商行座谈会上也指出,现在银行不论大小,都争先恐后地参与政府平台,大企业和大项目的贷款。而一旦任何一家中等以上的企业突然出现资金断裂或资不抵债,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兆星认为,目前银行审慎经营、风险管控还不是很到位,也因此出现大企业再把钱贷给子公司或产业链企业,甚至拿贷款去搞房地产,申购新股等问题。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城商行热衷于贷款垒大户的做法由来已久,折射出目前银行业利润过分依赖于净息差的发展窘境。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这一单纯追求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必将受到挑战。
伴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利率市场化的渐行渐近,如何深耕小企业金融,实施与大银行特色化、差异化战略,正成为当下城商行探寻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前两年千方百计地要挤进大公司、大项目中与大银行“争一杯羹”相比,部分城商行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并深耕辖区内的中小企业客户。
“许多微小企业的利润率其实特别高,只是苦于贷不到款,事实上对利率并不敏感。”一家城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征收较高的贷款利率,可在覆盖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同时其风险也相对比较分散,易于掌控。
事实上,由于存款结构上的不同,城商行不能与大行走相同的道路。由于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多采用信用放款方式,按新的监管规则的规定,这些贷款风险缓释能力低,而一旦违约后损失率则较大。相比而言,尽管中小企业并不像上述贷款那样立竿见影,但由于客户结构小而分散,加强对这些领域的信贷投放,也兼具分散风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