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四川证监局局长杨勇平
⊙记者 田立民 ○编辑 刘玉凤
“5.12”汶川大地震至今已三年,受惠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的支持,得益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导和协调,在灾后重建政策的强力助推和市场各方努力下,四川资本市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总体发展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日前,四川证监局局长杨勇平接受记者采访,详细梳理资本市场支持四川灾后重建的主要成果,以及未来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服务地方经济的规划。
四川直接融资创历史新高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资本市场遭受重大损失,26家上市公司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损失近10亿元。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叠加影响,四川上市公司当年整体业绩大幅度滑坡,2008年仅实现净利润64.65亿元,同比下降45.59%,降幅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大地震造成四川证券期货业直接损失约3800万元,间接损失约1.2亿元。
“地震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党委的部署,积极开展资本市场支持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杨勇平表示,通过各方努力,三年资本市场灾后重建成果斐然,各方合力助推使四川资本市场总体发展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首先是四川直接融资创历史新高,支持灾后重建作用凸显。从“5.12”大地震至今年3月,已有25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20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累计实现融资577.51亿元。
其次是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成为四川经济“止滑提速”的主力军,带动地方经济恢复发展。据统计,2009年四川上市公司资产总计3813亿元,同比增长31.09%;净利润109.2亿元,同比增加48.20%。2010年,四川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上市公司资产总计4624.09亿元,同比增长18.35%。实现营业总收入3063.88亿元,净利润192.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9%、51.87%。四川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12个百分点。
第三是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得到创新发展。证监会直接免除了四川辖区4家证券公司2008年、2009年机构监管费累计约111万元;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减免四川证券公司2008年应缴纳投资者保护基金7700余万元。在证监会支持下,华西证券获批集合资产及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股指期货中间介绍业务、直接投资等业务资格;国金证券完成了对控股子公司国金期货的增资扩股,获得股指期货中间介绍业务资格。
另外,应急灾备体系建设初现成效。四川辖区证券期货法人公司均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制度体系,所有证券、期货法人公司实现重要数据的本地、同城和异地备份;所有期货营业部、17家证券营业部实现完全非现场交易。
五方面工作
继续助力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杨勇平表示,目前四川资本市场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具备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四川证监局将通过五方面工作推动资本市场继续大力支持灾区振兴,更好地为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一是继续深化多方协作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加强与沪、深、港交易所的沟通协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灾区企业综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境外市场发行上市,做大做强。
二是充分发挥四川已上市企业存量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上市公司创新并购重组方式,以股权、现金及其他金融创新方式作为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实现整体上市,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推动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
三是积极扩大债券融资。督促四川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规范运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上市公司综合利用公司债、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等工具实现债券融资。
四是继续做好全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范围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使成都、绵阳两个国家级高新园区进入首批扩大试点范围。
五是支持四川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推进非现场交易,将经营重心转移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