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旭
“笑容明朗,气质儒雅”,见过周一烽的人如此形容他:一个底蕴丰厚的“搞学术”的人。
初识周一烽,最深刻的印象是,近十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有着很长的资产管理从业经历,但他身上仍带着浓厚的学者气息;专攻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学术背景,让他更喜欢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商虽言商,贾而重学亦君子。
对于过去,周一烽自评:“务实”与“激情”,是人生经历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
“经济学研究强调实证,不怕吃苦,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务实稳健的风格也是至关重要”。常人或许很难将“学究气”与“激情”联想到一起,只是,这一切在周一烽身上发生了。
2001年,周一烽出任中泰信托副总经理。“那时候,他整天都在构思创新产品,经常和银监局的工作人员商讨信托产品的发展方向、创新手段。”他的一位前同事这样评价周一烽。
事实上,在周一烽手中推出了诸多资产证券化创新品种。“实践了一把,获得很大的满足。”周一烽说,这样的一种体验能够让自己享受学习快乐与满足。
对于未来,周一烽坦言: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对于学习的自觉性和对把握事物发展迹象的敏感度”。在周一烽看来,作为后起之秀,既要积极借鉴“过来人”智慧经验,充分利用60后基金公司的后发优势,也要审时度势以创新推动差异法发展,以避免跟在“过来人”的后面被动追赶。
在周一烽看来,要实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被“巨人踩在脚下”,这两者都需要学习,去思考。“随着普通百姓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募基金行业的提升空间依然广阔,只要真的用心去思考,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年轻的中国基金行业也在不断进化,不同阶段的愿景目标及执行策略也随之改变。周一烽表示,说到底,能够驾驭这种 “适时而为”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根本,就是公司团队的学习自觉性和观察市场形势的敏感度。而现在,第一步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基础。
“再多再美的愿景始终是要归结到踏踏实实做业绩这一根本点上去,浙商基金很年轻,未来的路也很长,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是我们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每一天,都是起点。”
采访末了,周一烽回归谦逊和蔼的状态,一如平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