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通胀压力,除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灵活的汇率政策外,目前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尝试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以增强和协调本国的通胀管理,阻止国际热钱流入导致这些国家面临较大的经济与金融稳定风险。
那么,为什么国际热钱会持续流入新兴经济体国家?以笔者之陋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强劲经济增长、利率上涨及汇率升值压力等因素,是吸引越来越多国际热钱进入的最根本原因。
确实,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颇为强劲,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以2010年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GDP增长来看,中国GDP增长10.3%、巴西GDP增长7.5%和印度GDP增长10.4%等。相比之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相对乏力,如美国GDP增长2.9%、欧元区和欧盟GDP增长分别为1.7%和1.8%、日本GDP增长1.8%。可以说,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成果进行投机套利,驱使大量套利资金持续流入这些国家。
问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虽然较为强劲,但也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压力。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必然会引起其国内需求的大幅上升,这一变化会反映到当前物价上涨或通胀压力上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强劲经济增长,又成为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需求大幅提升的增长点,对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重要影响,但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反过来又使这些国家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所以,内外因素导致新兴经济体国家当前面临经济强劲增长带来较为严峻的通胀压力。
在应对通胀压力的政策策略上,新兴经济体国家除了普遍采取加息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外,如目前巴西的基准利率水平已高达11.75%,它们还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允许本币升值,升值幅度普遍在3%至5%水平之间。或许,相对于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低利率,目前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高利率及较为明确的本币升值预期,也是吸引国际游资进行投机套利的主要理由之一。
这种投机套利的结果是进一步加大了这些国家本币的升值压力,因为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利率水平远低于1%,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融资成本较低的美元或日元,然后卖出低利率的美元或日元,再买入利率水平更高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这种货币套利的空间巨大。但是,这种货币套利导致了美元等外币的大量进入,造成了本币的进一步升值压力,从而有损于这些国家的贸易平衡特别是出口增长,最终对全球经济复苏也将产生不利影响。这促使新兴经济体国家考虑采取更为严厉的资本管制措施来遏制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入。
IMF不久前做出的一个罕见决定与这一市场发展新潮流相呼应。IMF日前表示正在制定一个政策框架,同意各国在适当环境下允许对国际资金流入实施管制,内容还包括建议巴西、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如何最好地利用资本管制来抑制投机性资本流入猛增问题。IMF此举将为国际社会制定资本管制方面的行为准则奠定基准。
其实,在IMF出台规定之前,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针对国际热钱流入已开始实施资本管制。例如,目前巴西出台了遏制国际热钱流入的新措施,从国外获取的短期贷款要征收6%的金融交易税。可以预期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会加入这一行列。
考虑到国际热钱流入可能产生加大本币升值压力、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及危及经济和金融稳定等负面影响,所以允许采取资本管制措施来遏制投机资本(但不包括正常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异常流入,遏制资本投资在一国的过快增长,这将有助于该国国内经济的降温和通胀压力的缓解。由此可见,资本管制也可以成为当前新兴经济体国家抗击通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与最新策略之一。
上述分析可见,为遏制国际热钱对本国的异常流入,进而危及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新兴经济体国家采取资本管制的这些做法是“无可厚非”的,或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