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银行自营坚守沪金多单 “黄金套利”浮出水面
  • 汇丰一季度净利润升58%
  •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出版集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企业高管
  • 摒弃粗放式价格比拼 保险巨头悄攻风险管理
  • 遭遇“离职门”
    工银国际称不影响保荐资格
  • “平深恋”临门一脚 6月底有望完成整合
  •  
    2011年5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银行自营坚守沪金多单 “黄金套利”浮出水面
    汇丰一季度净利润升58%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出版集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企业高管
    摒弃粗放式价格比拼 保险巨头悄攻风险管理
    遭遇“离职门”
    工银国际称不影响保荐资格
    “平深恋”临门一脚 6月底有望完成整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摒弃粗放式价格比拼 保险巨头悄攻风险管理
    2011-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当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时,粗放式的价格比拼势必会被高技术的服务竞争所更替。深谙市场竞争之激烈的国内保险巨头,近年来主攻风险管理,不惜斥巨资、增人力、添装备,于此打造核心竞争力,间接提升盈利能力水平。

      创始于1835年的老牌财险公司美国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FM Global)近两年来接待了不少前来虚心讨教的中国同行。这家并不为中国媒体所熟知的保险公司,却是中国保险公司眼中的“教父”。

      曾长期研究FM技术标准的国内风险管理专家、太保产险理赔部副总经理毛俊嵘告诉记者,法特瑞与其他保险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其业务的核保完全是严格依据风险工程师的风险评价结论,对于不良风险会在承保前与客户商定风险改善的方案后再予落单。法特瑞相信损前预防比损后补救更为重要,并相信大多数财产损失是可以预防的。

      浅白的来说,就是保险公司的工程师提前介入工程管理,通过工程防损措施来避免、减少损失的发生。一个经典的案例是,在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中,某知名企业因在灾害发生前接受了法特瑞的迁址建议,而避免了损失。

      将工程防损为主导的国际先进保险理念,让中国同行大受启发。一家中资保险巨头高管直言,国内多数保险公司陷入了一个误区,保险公司的核心不在于险种格局演变,而在核保定价精算,专业服务从承保时就开始。可在目前盈利刺激之下,这恰恰被各保险公司所忽视。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中国太保为主的国内保险巨头开始了风险管理服务模式上的探索。但对于多以短期利益为主的国内投保企业来说,让他们接受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从2002年开始,我带领风险管理服务团队拜访高端客户,外资企业无需沟通主动配合我们的技术服务,而国内企业中有不少客户拒绝这样的服务。”毛俊嵘感慨道。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对风险管理认知度的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开始被市场认可。

      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出现了规模大型化、投资巨额化、技术高难化、建设密集化的新特点,工程建设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原有的工程保险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为此,上海市城建交通委员会和上海保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公共建设工程中开展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由保险公司委托风险管理机构对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使用等实行全过程安全质量风险管理,实现保险对建设工程风险的全覆盖。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太保产险在苏州河威宁路桥项目中首次开展了“全委托模式”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内,将大型市政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全面委托保险公司来开展尚属首次。2011年初,太保产险“威宁路苏州河桥梁新建工程风险管理全委托试点项目”获“2010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一等奖”。

      据了解,目前太保全系统风险查勘工程师团队有近百人,依据北美成熟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澳新学会风险管理专业体系形成了太保特色的风险管理服务模式。近年来太保在国内广泛为大型工商企业、建设工程开展深入的风险管理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御灾能力,满足客户深层需求,在国内保险公司中属于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