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正常流动还是虚假繁荣 证券业人才困局求解
  • 留人靠文化
  •  
    2011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正常流动还是虚假繁荣 证券业人才困局求解
    留人靠文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正常流动还是虚假繁荣 证券业人才困局求解
    2011-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涵 特约撰稿 方俊 钟文倩 ○ 见习编辑 田野

      证券市场唯一不变的是“变”,证券市场从业者也如是!继各家券商争抢保荐人之后,研究团队正成为证券行业离职“大迁徙”重灾区。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黄燕铭、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部主管丁玮……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今都已换了东家。

      哈继铭去了高盛、黄燕铭转投瑞银、丁玮出走淡马锡……如今的证券从业者,或许再也谈不上永恒的“忠诚”,只有不停地流动,再流动。

      上海某大型券商的高管整日地担心,生怕手下哪员干将又要挂冠而去。“或许这并不是我的责任,但也实在令人忐忑不安啊!”

      频繁跳槽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神奇“指挥棒”?应该如何破解证券行业人才“困局”?

      ⊙本报记者 钱晓涵 特约撰稿 方俊 钟文倩  ○ 见习编辑 田野

      1 四年一换血 你走他也走

      业内人士透露,最近两年券商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的流动率在25%-30%,平均每4年就完全换一次血。其他岗位诸如投行保荐人、投资经理、营业部经理等,跳槽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年终奖发放,几乎每年都如期上演的离职高峰正困扰着各大证券公司。今年,券商研究所优秀行业研究员的集体跳槽,引起了券商高层的格外重视。

      研究创造价值,研究团队的动荡不安,对券商而言极为不利。

      从哈继铭、贝多广、高挺到丁玮,中金公司的精英基本出走殆尽,他们像散落的珍珠一样,或者钻进了高盛的口袋,或者掉入了瑞银的盘子。而据了解,近期其策略研究的分析师张博也已离职,拟前往瑞银协助陈李。一位券商同行表示,中金公司的离职高潮已经基本告一段落。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日子也非常难过。据了解,去年获得新财富第一名的申银万国策略研究团队今年基本走空,袁宜、朱安平纷纷转战买方,有的前往基金公司,有的去保险公司做买方,也有一些人选择了其他券商;同样,金融地产行业的研究队伍也是遭遇地震,银行、证券、地产等首席分析师纷纷转战瑞银、基金以及私募。

      卖方研究巨头中信证券同样也遭遇困境,除一些行业首席分析师转战自营部门外,新财富第二名的医药首席分析师姚杰、TMT行业首席均选择离职,此外,建材首席、电力行业首席均转向后台,负责审核报告。

      而海通证券则遭遇了大小型券商的两面夹击,一方面其保险首席分析师被中信高价挖走,与此同时,一些小型券商也再下“毒手”,仅华创证券就高价挖走其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等3人。

      去年年初,券商研究所所长也经历了大幅变动,如原银河证券所长滕泰出任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原宏源证券所长程文卫转战渤海证券研究所所长,原东北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先后出任湘财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兼总裁助理……

      如火如荼的券商研究所人才流动暗潮仅仅是证券行业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证券行业人才的离职潮更多集中在保荐人,或者证券投资经理。

      2004年2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之后,首批609名保荐人也随之出笼,但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当中就有112人改换了门庭,流动比例居然高达18.39%。此后,随着IPO重启,保荐人由于其坐拥稀缺的“签字”权而成为稀缺资源,因此身价瞬间水涨船高,在2006年前后,保荐人百万、甚至千万年薪的挖角事件频频出现。

      “最近几年券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频繁跳槽或许只是当年保荐人那一幕的重演。”一券商内部人士称。

      2 分析师之间年薪可以相差数十倍

      券商分析师的流动也主要分成三种流向,即从卖方机构到买方机构、从公募到私募,以及从内资行到外资行。在决定分析师流动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就是薪酬。

      据某猎头公司介绍,今年来分析师若被挖角公司看中,其薪酬很多是直接在其原来的基础上翻一倍。而某券商研究所新财富第一名的年薪已经达到了五六百万,月薪为20多万,相当于普通行业职员的近百倍,这就是差距。

      “类似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新财富》的分析师评比无疑在国内树立了一个标杆,但业内对其仍然褒贬不一。”一券商分析师称,“那些入围分析师往往会成为挖角的对象,而大幅提高待遇则是挖角者的杀手锏。”

      根据记者调查,国内证券机构一般呈现三个梯队,即国外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为第一梯队,外资投行和国内公募基金次之,而国内的券商则位居末席。而券商分析师的流动也主要分成三种流向,即从卖方机构到买方机构、从公募到私募,以及从内资行到外资行。在决定分析师流动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就是薪酬。

      “例如仅从待遇而言,第一梯队分析师至少在数百万人民币,第二梯队则大概在几十万至数百万,而数百万年薪对于国内券商的分析师而言则已是天花板。”一知情人士称。

      上述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新财富》的评比从某一角度肯定了入围分析师的价值,但其价值究竟几何,第一名的价值是否真值五六百万绝对值得商榷。

      实际上,目前国内卖方分析师的市场价值主要看其从基金等买方机构的分仓比例,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作为市场比较认可的第三方,可能与最佳分析师获得的分仓有很大关联度,但并不完全与此相对应,而且即使获得了最大比例的分仓,但是否真能够与数百万年薪相匹配?

      对此,前述上海大型券商研究所所长表示,从这一角度来讲,优秀分析师的价值确实很难衡量,如果有券商愿意以五六百万年薪挖角,那也是人家愿意,至于是否真能够给公司带来高效益,却很难说。

      3 “研究创造价值”成为背后推手

      “研究先行”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如瑞银、高盛等券商纷纷抢占市场,而这无疑导致了对研究人员需求的巨大缺口。主要原因还是竞争和供不应求,现在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机构数量急速增加,成熟人才缺口非常大。

      券商行业研究员的离职潮既有证券行业大扩容的宏观背景,也有研究员本身研究价值日益得到认可的微观原因。

      近几年来,证券行业日益得到重视,其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在此大背景下,合资券商、私募基金等市场主体机构层出不穷,更为主要的是,这些机构均极其重视加强研究能力建设。“研究先行”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如瑞银、高盛等券商纷纷抢占市场,而这无疑导致了对研究人员的需求的巨大缺口。

      “现在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而且每成立一家就会增加需求,需要挖人。这好比一池水,你抽掉一部分之后,要想维持原来的水位,就必须加以补充,而这就会导致流动,而这种流动是正常的,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某大型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研究人员的流动处之泰然。

      “主要原因还是竞争和供不应求,现在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机构数量急速增加,成熟人才缺口非常大。例如我们研究所基本上每年20-25%的流动率,大致4年换一遭。”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所长直言。

      除此之外,导致分析师频繁流动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研究创造价值”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实际上,国内券商研究所在创设初期至今,一直想倡导、提升研究的价值,但十多年来收效甚微,直至近几年,市场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了这一理念,这无疑提升了券商分析师的自身价值。”一券商研究所所长称。

      此言非虚。十年前,极少证券投资者会认真阅读分析师撰写的报告,然而在今天,一个具有行业地位的分析师的报告往往被贴上金子招牌而被争相阅读,其报告的观点对市场也会产生举足轻重之影响。

      4 证券业亟需建立

      科学的薪酬和激励机制

      “从行业来讲,分析师频繁流动与证券业缺乏行业规范和自律也不无关系。分析师来去自由,缺少约束,使得很多分析师完全以待遇为标准,缺乏归属感。”一券商研究所负责人称,“这样的环境一方面给年轻人提供了奋斗的目标,但同时也会使一些人迷失其中,这个行业弥漫着浮躁的氛围。”

      对于证券行业人才的高流动率,最早一批从事研究的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汪异明认为,“一方面,合资券商、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越来越多,而且纷纷加强研究能力建设,无疑会加快流动;另一方面也是研究行业的属性所致,因为本来行业流动性就高。”

      的确,研究是投资的第一步,而研究所人才也成为各类投资机构选拔人才的“黄埔军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

      有分析指出,行业流动更多地体现在“流动性溢价”。因为一方面跳槽之后的待遇会有所提升;而另一方面,跳槽之后的职位也可能会有所提升。如原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已前往浙商证券研究所,传或将委任研究所所长兼总裁助理。

      “国内股票分析师太多,行业分析师太少”,一位大型券商人士指出,现在研究员80%的时间花在服务上,20%的时间放在研究上,因此服务占据了大量时间,“研究可以积累,而服务确年年都要做,所以一些人最终选择了退出”。

      至于为何卖方研究很难持续?一位年后选择离职的首席分析师认为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有些卖方研究实在是干不动了,“即使招一些新人写报告,但最终的路演、服务还要靠那些老人,实在是太累”;其次,实际上首席分析师长时间不动,也会导致其助理没有成长空间而迫使跳槽;再次,虽然对于一些首席分析师卖方机构给出的待遇很高,但毕竟劳动强度和压力比较大,而买方机构工作相对轻松而且待遇也不低。

      一位券商资深人士表示,“其实,卖方研究也有所谓的三年之痒,在前三年中一般是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但熟悉之后就出现岗位瓶颈;有些人在坚持5-6年后,其成为首席或登上新财富之后又面临选择,要么当领导(但领导岗位毕竟有限),要么去买方做投资,所以只能选择流动。”

      因此,如何稳定团队、缓解人才困境成为各券商负责人的心病。根据调查,目前很多券商研究所为了解决人才流动的困局,纷纷选择加强梯队建设,如在一个行业就配置5名分析师,从首席分析师、高级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普通分析师到助理研究员。

      “目前研究所可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流动之后,可能会日趋稳定,如以前流动性很大的保荐人今年跳槽的就比较少”,一家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

      而根据记者调查,以前跳槽非常普遍的保荐人今年的确开始出现平稳态势。一位上海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保荐人的跳槽高峰期已过,目前大部分券商的保荐人都有锁定期,如果离职后违约金金额较大,因此大家跳槽越来越谨慎了”。而一位第一批保代也表示,近期就有一家猎头游说他,希望他能转战另一家券商,“但一般没有熟悉的人我们不会轻易动了”。

      相信随着证券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证券公司将逐步构建自我培养与外部引入相结合的人才建设机制,同时搭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后,将会让行业减少一点浮躁,逐步回归本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