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B26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前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前沿广角
  • 基金分歧通胀走向 建议规避强周期行业
  • 外资投行:短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放松
  • 如何看待“管好通胀预期”
  • 博时卓越品牌基金逆市上涨 网络千人会受关注
  •  
    2011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场封面
    基金分歧通胀走向 建议规避强周期行业
    外资投行:短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放松
    如何看待“管好通胀预期”
    博时卓越品牌基金逆市上涨 网络千人会受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投行:短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放松
    2011-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梁伟 于勇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梁伟 于勇

      

      4月份CPI增幅从一个月之前的5.4%温和降至5.3%。尽管4月食品价格较大幅度回落,但非食品价格持续攀升。部分外资投行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全年CPI将维持于5%以上水平,二季度有望进一步上行,而在此背景下,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放松,决策者仍将从信贷、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以及行政措施等多管齐下控制物价大幅上涨。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师谢栋铭认为,尽管4月份食品价格已经有较大幅度回落,但综合来看,进口通胀压力可能成为新一轮通胀压力的推动因素。虽然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由7.3%下滑至6.8%,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剧烈波动对中国通胀压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则称,4月CPI数据中食品价格下降但非食品价格持续攀升,预期未来数月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但非食品价格仍将上行,这将推动CPI数据在今年第二季度持续上行。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认为,2011年中国全年CPI将维持5%以上水平,直至6、7月份达到峰值。本轮周期的食品通胀已有所缓和,在3月份见顶于11.7%,在过去6个月的广义消费物价指数中的平均占比为70.6%。

      “尽管本轮通胀周期也曾出现食品短缺,比如水果与蔬菜,但货币供应增长的大幅扩张在推高整体价格的过程中发挥了更直接的作用。”李晶说。

      如何缓解通胀压力?李晶认为,考虑到利率的变化通常需要6-12个月才能体现在CPI数据中,在未来几个月,或许会看到在过去半年中实施的四次加息的滞后影响。总体而言,收紧银根、人民币升值和行政措施等政策的多管齐下将能有效控制消费物价指数的大幅上涨。在政策层面,谢栋铭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放松,但随着进口通胀影响渐增,进一步上调利率对通胀的抑制效果可能被减弱。未来中国可能会渐渐通过汇率升值来控制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加快,下调今年年底美元/人民币汇率预测由6.35至6.2925。

      姚炜预期,决策者将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吸收流动性、提升利率、以及升值人民币,预计今年仍会加息2次,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或以上,同时中国还需要收紧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