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投行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今年一季度港交所IPO集资额较去年同期大减五成,但这种局面在二季度得到扭转,随着Prada等众奢侈品品牌接踵赴港招股,港交所二季度新股市场有望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而保荐人和承销团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5成左右。
港交所昨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虽有多达17家公司相继登陆香港,但由于规模普遍较小,港交所一季度主板及创业板IPO集资额总计仅178亿港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不仅是IPO集资额出现缩水,今年一季度企业上市后的再融资额也同比下降了8%。
但这种局面在二季度有望得到扭转。仅是刚刚过去的4月份,就已有5只新股(包括以人民币计价的汇贤产业信托)在港交所上市,其中汇贤产业信托的集资规模就达104.8亿人民币;进入五月,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只新股将相继启动在港上市计划,其中上海医疗、百宏实业已完成招股,拟集资2.7亿港元的米兰站已正式启动招股计划,而拟集资约170亿港元的嘉能可也将在本周五开始招股。
另外,美国皮箱产销商新秀丽、意大利高级服装皮具品牌Prada,将于本月19日及26日进行上市聆讯,最快可望6月展开招股程序。而著名手袋品牌Coach近日也宣布有意以香港预托凭证(HDR)方式赴港上市。分析人士指出,内地市场的消费力,成为海外奢侈品竞相赴港上市的重要推动力。
值得留意的是,中资投行在香港IPO市场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今年一季度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10只新股中,保荐人为中资投行的占了一半以上,国泰君安、招商证券、招银国际、中金香港、工银国际、中信证券、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均榜上有名。
有外资投行人士表示,中资投行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就在两、三年前,香港的IPO项目中还很少能见到中资投行的身影。才仅仅几年时间,中资投行已全面介入到香港的新股市场,现在很少有IPO项目没有中资投行参与的。他指出,由于近几年来赴港上市的逾八成为内地企业,中资投行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他们能够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港交所昨日公布了一季度的业绩,今年首季股东应占溢利较按年增加10%,至12.38亿港元,主要由于现货及衍生产品市场交投越趋活跃,带动与成交额有关的收益增加。据统计,其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7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