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B26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前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前沿广角
  • 债市建仓时点渐近
  • 通胀压力犹存 反攻时机未到
  • 新股泡沫破灭 主板优势凸显
  • 限电推升水泥价格 券商看好水泥股后市表现
  • ■最新评级
  • 东北证券:
    目前形势不利股指走强
  • ■行业报告
  •  
    2011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观察
    债市建仓时点渐近
    通胀压力犹存 反攻时机未到
    新股泡沫破灭 主板优势凸显
    限电推升水泥价格 券商看好水泥股后市表现
    ■最新评级
    东北证券:
    目前形势不利股指走强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市建仓时点渐近
    2011-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基金视点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昨日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经济数据公布,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有基金表示,未来加息仍有一定空间,但随着调控政策阶段性高点的到来,债市投资建仓的较好时点也渐行渐近。

      建信信用增强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菁表示,从交易价值来看,由于通胀压力较大和上半年翘尾因素较高,央行仍有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

      同时李菁也认为,虽然加息预期确实引发了市场对债市的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从2010年以来,每次加息也给债基带来结构性与阶段性投资机会。“鉴于当前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以及楼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资金将偏好于具有安全性、投资性特点的债市,未来低风险产品‘给力’的局面预计仍将持续”。

      “除了宏观面的利好外,个别债券品种良好的投资前景也是我们看好未来债基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菁表示,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信用债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2100亿元迅速扩张至2010年的16000亿,增长幅度达7倍,债券市场占比从12%上升至35%左右。目前一些信用债的收益率已达5%-6%,伴随着前几次加息所带动的基础利率水平的提高,未来信用债的平均收益率还有望持续攀升,信用债的投资价值凸现。

      “从货币增长、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等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喜忧参半,总体上看,我们认为经济继续放缓,但是由于投资和消费等仍然强劲,所以经济软着陆概率很大。”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陈芳菲表示,鉴于通胀水平可能在6月达到全年最高点,并在下半年有所下降,未来债券市场的市场收益率水平值得期待。

      在中欧鼎利分级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聂曙光看来,未来货币政策强调汇率、利率和准备金率的综合调控,所以可能还有1-2次加息的机会。从过去十年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利率水平已不低,尤其是民间贷款利率已经较高,预计未来利率调控的空间不是很大。

      “相对来说,数量调控工具可能会被更多采用,其作用主要是对冲热钱,这对市场的影响比较中性。”聂曙光同时表示,市场对于使用汇率工具的预期比较强烈,可能会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缓解通胀压力,维持紧缩政策。由于债券市场正处于底部区间,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所以目前是一个较好的建仓时期。未来经济可能进入“小衰退”的阶段,对于债市来说就可能进入小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