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B26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前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前沿广角
  • 海外关注中国互联网概念 三大领域受青睐
  • 多家互联网巨头跨界投资
    寻觅新增长点
  •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2015年全球光伏安装将近200GW
  • 中国IT企业 请慢慢来
  •  
    2011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产业纵深
    海外关注中国互联网概念 三大领域受青睐
    多家互联网巨头跨界投资
    寻觅新增长点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2015年全球光伏安装将近200GW
    中国IT企业 请慢慢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外关注中国互联网概念 三大领域受青睐
    2011-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网络视频、电子商务及SNS社交网络概念受到认可

      中国互联网概念股一季报的靓丽业绩,引起海内外市场广泛关注。搜狐一季度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50%。优酷网一季度广告收入较2010年同期增长163%。而从去年10月至今,已经又有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登陆美国,大部分表现超出预期。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概念股中,SNS社交网络概念、电子商务及网络视频最受海外投资者关注。这或可为国内投资者在A股中寻找相关投资标的提供借鉴。

      与此同时,那些先行一步的网络龙头并没停止扩张的脚步。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通过开放平台鼓励社会力量群聚创新,以锁定用户。⊙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中国概念股升温

      视频产业最受宠

      眼下正值美国今年第一个财报季,搜狐公布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44亿美元,特别是网络视频广告收入表现抢眼,同比增长高达150%。本月6日优酷网最新财报也显示,在第一季度传统广告淡季,基于品牌广告收入的强劲增长,优酷第一季度广告收入达人民币12800万元(1950万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163%,实现了超预期增长。

      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良好业绩表现也引起美国投资者的追捧。搜狐公布财报当日,股价摸高至107.56美元,创历史新高,收盘价也首次突破100美元。而从去年10月至今,电子商务企业麦考林、当当网、有着“中国的YouTube”之称的优酷网、以SNS概念著称的人人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秦科技等相继赴海外上市,在美国将中国互联网概念热推向高潮。

      从估值和上市首日股价表现来看,SNS社交网络概念、电子商务及网络视频最受海外投资者关注。上市首日,人人网共筹资7.35亿美元,股价涨幅达29%;而较早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麦考林和当当网首日涨幅都超过50%;最突出的是网络视频优酷网,创下五年以来美国IPO首日涨幅之最。A股市场随即发生连锁反应,A股视频服务龙头乐视网连续两日逆市涨停。除此之外,人人网、优酷、当当的发行市盈率也都表现突出。

      而视频产业的火热与投资价值也受到国内投资者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以乐视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企业外,天威视讯、歌华有线等有线运营商,以广电信息为代表的IPTV和互联网电视运营商,以同洲电子、四川九洲为代表的机顶盒制造企业,和以数码视讯、金亚科技为代表的系统集成商等都将受益于中国视频产业的发展。

      日前,腾讯高价吸入华谊兄弟股票,以4.6%的股权份额荣升华谊最大机构股东。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希望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对影视和新媒体的结合进行更多尝试。公告当日,华谊兄弟股价高开高走,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达到9.5%,最终以8.52%的涨幅收于15.80元。

      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网络版权价格节节攀升,视频内容供应商将真正受益。腾讯溢价收购华谊兄弟,引起后者股价大涨,正可视为一个佐证。

      

      互联网巨头

      开发开放式应用平台

      正当人人网、网秦科技等中国概念新兴产业公司在海外掀起上市热潮,那些先行一步的网络龙头并没停止扩张的脚步。腾讯、百度、盛大、搜狐、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通过开放平台鼓励社会力量群聚创新,以锁定用户。

      目前中国缺少像Facebook、Apple、twitter这类主流开放平台和稳定的收益模式,已有的很多平台不仅行业偏窄、门槛偏高,也缺少普遍、稳定的合作收益模式。因此,百度基于“框计算”开发了自己的应用平台。

      自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百度应用开放平台试运营,其共接洽合作伙伴2.3万家,收到提交应用约2万个,其中已审核上线的应用近万个;目前每日体验人次达4200多万,应用总体验已突破25亿人次。

      百度产品架构师田晓萌坦言,这些应用开发者中,约5/6是个人和工作室,只有1/6是公司。“这符合我们当初的设想,”她表示,“目前精准化需求在网络上的增量非常大,特别是80后、90后青年人,喜爱新鲜事物,兴趣不断转换。这意味着中小开发者只要能够找准用户需求,就能有充足的市场空间。而我们所要提供的就是一个近乎零门槛的平台。”

      一位开发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团队共有4个人,其中一个是在校学生,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类似“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的小游戏,预期会受年轻人喜爱。

      据田晓萌透露,百度将投入数亿元在传统“购买付费”的模式上,增加“使用付费”。这意味着只要“应用”为消费者所使用,开发者就能从百度拿到钱。她特别强调,这将是一项长期投资。而对于那些成功的收费模式的应用,“百度分成的上限不会超过30%,”她表示,“我们没有指望因此而盈利,关键是不能改变用户的使用偏向。”

      除了百度,腾讯、淘宝、新浪、奇虎360等国内网络巨头都竞相推出自己的开放平台战略。

      今年2月,淘宝网宣布2011年为淘宝开放年,共同推进电子商务生态圈发展;同时宣布建立开放扶持基金,未来三年将投入3亿,通过分成奖励、注资等形式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发展。同时,腾讯公司宣布正式开放QQ团购平台,成为继QQ空间、财付通、微博之后的又一重量级开放产品。据了解,目前在百余款社交游戏和生活化应用中,多家开发商单月分成已超过500万元。

      而新浪也在去年底宣布开放新浪微博平台,引入应用程序开发者进行收入分成。数据显示,基于新浪微博开放平台,目前第三方开发者共申请了3.6万个应用,其中有1600多个应用已经通过审核并在微博广场进行了推荐。今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还将开放更多更细化的API接口供开发者使用。

      分析人士坦言,诸多互联网巨头开发开放式平台,并非脱离主营业务,且短期目标都不在于分成盈利。“百度、腾讯、新浪、淘宝等仍是在抢夺互联网接口和客户端,他们寄希望于通过平台应用的多样性把更多的用户‘锁定’在自己的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