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特别报道
  • 8:市场
  • 9:专版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广告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谁按住了大宗商品“牛头”
  • 商品市场剧烈波动
    对冲基金很“受伤”
  •  
    2011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海外
    谁按住了大宗商品“牛头”
    商品市场剧烈波动
    对冲基金很“受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按住了大宗商品“牛头”
    2011-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几周前还风光无限的大宗商品,眼下成了真真正正的“殇品”。进入5月份以来,以白银、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连续暴跌,并带动基本金属、农产品等各类商品全线重挫,“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三”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仅在5月第一周,大宗商品市场市值就蒸发了近千亿美元,创下两年多来最大的周跌幅。

      白银究竟怎么了?商品牛市到头了么?用一句老套的话说,这次的商品暴跌在“情理之外”,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综合业界的看法,这轮商品价格调整起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当然是前期的涨势过猛和“过热”倾向,客观上有调整的需要。而成为下跌导火索的,则有拉登被击毙、美国加强商品投机监管、世界经济增长降温担忧以及欧债危机重燃等诸多因素。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的交织下,大宗商品市场的暴跌在这个5月变得不可避免。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商品之殇

      截至北京时间5月13日亚洲盘,标准普尔GSCI商品价格指数报在681.14点,该指数覆盖了24种大宗商品,是两项国际公认的行业指数之一。对比两周前的4月29日,也就是这轮商品价格下跌的前一天,标普GSCI商品价格指数还在760点,短短的两周不到时间,该指数就跌去了12%。

      这轮商品价格大跌的高潮出现在5月份的第一周。仅在那一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值就“蒸发”了990亿美元。

      在截至5月6日的一周时间里,标普GSCI商品价格指数大跌11%,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其中,国际白银价格暴跌了27%,纽约原油跌了15%。经过这一周的暴跌,许多类别的大宗商品都将自3月中旬以来的涨幅尽数抹去。

      据彭博资讯统计,截至5月6日,标普GSCI商品价格指数覆盖的24种商品期货的总市值约为8050亿美元,而在4月29日,这一数字还有8910亿美元;同期,以贵金属为标的资产的ETF产品的总市值从1320亿美元降至119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大宗商品市场上周的市值“蒸发”了接近990亿美元。

      经过这一轮的快速下跌,很多商品类别都跌破了关键的支撑点位,技术形态被彻底破坏。其中,原油价格一举跌破了100美元,一度跌回2月份的水平。白银价格最低时跌至32美元附近,同样逼近2月底以来的最低点。伦铜则跌至去年12月以来的低点。

      截至北京时间13日11时,纽约原油价格微跌0.3%,报98.70美元;白银价格微涨0.2%,至34.8美元;黄金价格则基本持平,守在1500美元关口上方。

      在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之际,市场上关于做空的传闻也多了起来。华尔街日报5月3日曝料称,包括索罗斯基金在内的多只大型对冲基金过去一个月开始大肆做空黄金和白银。

      

      多重诱因

      对于这轮商品暴跌,业内众说纷纭,但大致的归因有几方面。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市场自身的太过狂热,需要进行一次像样的调整。

      在这波大跌前,标普GSCI商品价格指数今年累计涨了20%,同期标普500指数只涨了8%左右。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投资人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宗商品跑赢各类资产的新闻标题,商品也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投资话题。

      据彭博资讯统计,4月份,标普GSCI商品价格指数再度上涨4.4%,在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的同时,也将商品跑赢股票和债券资产的纪录扩大至第五个月。自1997年以来,大宗商品还从未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连续跑赢股票、债券和美元等资产。而且,截至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连续八个月上涨,创下自2004年以来持续上涨的最长纪录。

      鉴于此,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总体上已出现“超买”,因此调整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而诱发这波下跌的,则有多重因素。比如美元的因素,近期美元指数出现了企稳甚至是大幅反弹,这给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带来了较大压力。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美元走强一方面要归功于奥巴马政府宣布击毙本·拉登,这对美元人气构成利好。另外,欧元区再度重燃的危机以及欧洲央行在加息立场上的退却,也给美元空头反转创造了机会。近期希腊再遭评级机构降级,关于该国可能债务重组的消息也不绝入耳。

      需求方面的担忧也是商品价格调整的一大因素。近期,印度、中国等大型新兴经济体纷纷强硬出手对抗通胀,而包括美国、欧洲、中国在内的各国的制造业和工业指标都传出增长降温的信号,这使得投资人担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会有所放缓。

      当然,监管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奥巴马政府4月份就高调表示,要调查和打击原油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而近期,美国的交易所频频上调白银、汽油等期货的交易保证金,旨在降低风险、抑制过度投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投资人部分撤离大宗商品市场。

      还在买入

      不过,尽管近期市场剧烈波动,但对后市看好的人依然不少。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当前的下跌只是暂时性的,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受到美元疲软、通胀高企和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支撑。

      高盛、德银、美林等机构过去两周纷纷发布报告,对中长期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前景表示看好。尤其是高盛,后者曾在4月中旬大肆唱空商品,眼下则表示,大跌之后,商品市场的机会变得更多。

      美国全球投资人公司的交易员迈克尔表示,近期大宗商品的波动跟美元走势有部分关系。但他也指出,从基本面来看,过去几天大宗商品领域并没有发生任何足以影响价格的因素,经济复苏依然在推进,对大宗商品和风险资产的需求也依然存在。

      以白银为例,即便是最近的连续大跌,似乎也并未严重挫伤投资人对白银的兴趣。在5月第一周,白银ETF持仓曾一度降至10300吨附近,但很快,随着大宗商品在上周出现企稳迹象,白银ETF持仓快速回到了10600吨附近。

      5月10日,也就是大宗商品反弹的第二天,安硕白银ETF的持仓跳增311吨,增幅达到3%,至10564.75吨,这也是该ETF自4月25日以来首次出现持仓增加,增幅则创下自去年11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仅是贵金属,其他大宗商品指标近期的资金流动也表明,市场人气并未像价格所体现出来的那样大幅下降,反而相当稳健。

      美国研究公司XTF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ETF在5月的第一周也就是油价暴跌的那一周吸引了5.14亿美元资金流入。另外,该公司编制的一项农产品ETF基金也流入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

      纽约梅隆旗下ConvergEx公司的策略师克拉斯表示,到目前为止,投资人似乎还不愿意放弃“弱美元”和“高通胀”的交易盈利模式。所以,即便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投资人依然将资金投入贵金属、能源以及农产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