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保险中介“十二五”蓝图初显
    支持上市融资突破资本“瓶颈”
  • 汇丰王冬胜:
    打造亚太区五大“超10亿美元”市场
  • 人保集团整体登陆资本市场提速
  • 牛锡明:民企财富管理业务前景广阔
  • 从衣食住行看经济
  • 券商投顾业务初见成效
    投顾身价有望比肩基金经理
  • 中行与四川重点企业开展债务融资合作
  •  
    2011年5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机构
    保险中介“十二五”蓝图初显
    支持上市融资突破资本“瓶颈”
    汇丰王冬胜:
    打造亚太区五大“超10亿美元”市场
    人保集团整体登陆资本市场提速
    牛锡明:民企财富管理业务前景广阔
    从衣食住行看经济
    券商投顾业务初见成效
    投顾身价有望比肩基金经理
    中行与四川重点企业开展债务融资合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投顾业务初见成效
    投顾身价有望比肩基金经理
    2011-05-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史丽 资料图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投顾业务今年有望为我们贡献600万的增量收入”,“而明年我们的目标是6000万。”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顾业务负责人满怀信心的表示。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实施近半年来,尽管各家券商仍处于摸索阶段,但这一券商倾注大量资源与心血的新生业务已经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也令券商投顾人员热情高涨,据了解,投顾人才月收入“过万”已非个案。有券商人士甚至认为,比肩基金经理的“百万年薪”对于明星投顾而言也只是时间问题。

      

      “投顾业务往细处走了”

      经过之前的紧张筹备与推广,少数先行一步的券商开始尝到投顾业务的“甜头”。

      记者从上海某大型券商处了解到,其目前的签约客户资产规模已达2亿元,而且随着投顾在客户中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签约客户数量还在不断不攀升。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今年的投顾签约客户资产规模的目标为15亿元,照此规模粗略计算,投顾业务今年有望为公司贡献600万的增量收入。

      鉴于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券商对于其利润贡献的期望也呈几何级增长。“明年我们的目标是6000万。”上述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

      券商的乐观并非没有依据。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在部分地区和营业部,投顾服务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响应,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有投顾需求的客户太多,我们现在100万以下的都不考虑了。之前已经签约的100万以下的客户,如果认可我们的服务,我们会尝试让他们再加些资金。”上海某证券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

      “我们天津营业部,投顾服务门槛已经提高到了‘千三、百万、双向选择’的三大‘严苛’标准。”某券商投顾业务负责人说。

      尽管从局部看,投顾业务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必须承认,发展投顾业务不是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不少券商甚至将其提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去悉心经营。因此,在大多数券商看来,建立完善的投顾服务体系依然是任重道远。

      “之前的工作更多的是框架性的、注重外围的,现在投顾业务往细处走了。”东方证券销售交易总部、东方赢家首席分析师段军芳说,“比如进一步完善投顾人员的薪酬体系等等。”

      

      投顾薪酬极具想像空间

      投顾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意识到这点的券商们,在给投顾人才的激励上也是极为慷慨。

      据了解,包括东方、申万在内的多数券商,给予投顾的佣金分成比例均为30%,而上海某上市券商给投顾的佣金分成比例甚至达到了35%-40%。

      如此高的提成比例自然对应着不菲的薪酬待遇。某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做得好的投顾人员,每月拿到的投顾奖金就过万。

      在此赚钱效应下,投顾人员的热情自然被激发出来。

      “不少非试点营业部的投顾都主动要求开展业务。另外,由于现在的投顾基本上都是兼职,其本职工作还是传统的投资咨询服务。现在有很多员工提出申请专做投顾服务,原来那块都不要了。”上述营业部人士表示。

      “这也不难理解,从薪酬上比较,投顾服务的性价比要高太多了,而且还具有想像空间。”

      据了解,目前单个投顾人员的服务客户资产规模都在1000万以下,“按照我们的测算,如果选择团队合作的方式,一名投顾的服务客户资产规模可达到8000万到1个亿。如果是这样,其每月得到的投顾奖金就有10万,所以百万年薪对于投顾来说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段军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