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了“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5月上旬,约有近六成食品价格与4月末相比有所上涨,三成价格与4月末相比略有下降。但总体上,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上涨范围较上月末有所扩大,且部分蔬菜价格也已止跌回升。
有分析人士据此很快做出了解读,认为由于食品在CPI中占主导地位,食品价格上涨,预示着5月和6月的CPI还会攀升,预计6月份CPI将超过5.5%并达到年内高点。由于CPI高企,意味着未来3个月内央行将加息一到二次,幅度约50个基点。
这样的分析,从学理上看并没有什么错。因为,根据教科书的解释,通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主导了CPI的攀升,CPI的居高不下又跟货币因素有关。因此,要解决物价上涨问题,只有从货币下手,通过加息来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以减少资金太多对商品的追逐。
类似的 “看图说话”真是太多了。每个月只要有经济数据出来,就有一批分析人士会根据媒体要求做出大同小异的解释。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虽然说,有些分析师们常常会摆出模型或拿出图表来解释一番,但实际情况远比这种简单的分析复杂。
从目前情况看,至少有五大因素导致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信号失真,这五大因素分别为供求失调、市场扭曲、政策干预、信息误读和货币扰动。如果按照对价格信号影响力大小排序,排在最前面的要数市场的扭曲和政策的干预。在“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双重作用下,价格信号很难真实。
首先看市场扭曲的影响。最近两个月发生的“菜贱伤农”事件更值得关注。一方面,农民的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城里的人却没有看到蔬菜丰收带来的好处,依旧吃着贵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高价菜。现在,由于特殊的管理体制造成的线性垄断,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非公平竞争所衍生的价格扭曲问题。
其次看政策干预的影响。政策干预可以说“无处不在”,但结果怎样呢?很多时候,固然有快速止痛的效果,但最终效果往往是不乐观的。比如,为了缓解“菜贱伤农”的矛盾,一些地方不仅动员了各大机关部门一次性买进大批蔬菜,而且还摊派给每个员工。这里,是不是动用了财政的钱?未见报道。但如此做法,显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求与价格的矛盾。
再次看信息误读的影响。所谓信息误读或误导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传播,使得与经济信息有关的各利益相关方没有受到公平对待,一些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了无形的侵蚀。现在,有两个问题特别明显:一是信息传播的不完整和不对称;二是信息发布的混乱,一些机构发布的信息,不仅取样可疑,而且来源也可疑,最终造成了误读和误传,伤害了公众的利益。
再次看货币扰动的影响。货币供给本来主要是通过数量和价格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影响市场的冷热。近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货币管理当局面临的压力很大,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拿捏分寸,难度也很高。因此,央行的一些做法总是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如果分析人士放大对货币因素的解释,反而会造成不良的预期。
另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供求关系失调的影响。现在,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是产能过剩或供大于求,这主要是指工业品。但就农产品方面来看,有一部分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这对农民来说本来是件好事,因为可以逐步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实际情况是,农民和市民根本就没有话语权,相反中间环节却控制了大部分蔬菜水果和其他副食品价格的定价权,导致市场难以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
把这五大因素排列在这里,可以发现,货币因素只是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之一,如果看到了食品涨价就只想到货币的问题,恐怕太简单了吧。那么,其他四个因素又怎样通过模型来演绎与推导呢?所以,考虑问题时,最好把“中国特色”四个字加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