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铃
被市场视为“先知先觉”的保险资金,近日又有逢低捡货的消息传来。
来自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的综合消息显示,就在本周,以中国人寿为主的保险资金出现申购基金举动,品种涉及偏股、指数型基金,规模或达数十亿。
不过,大多保险巨头目前尚无加仓大动作。有的此前已经加过仓,目前选择持股待涨;有的则是持币观望,等待形势明朗。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平安曾于3月底、4月初集中加仓了100多亿(包括股票和基金),权益类仓位上升了两至三个百分点,买入点位在3000点附近,目前的思路可能是持股待涨;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机构则选择持币观望,等待6月通胀形势好转。
虽无明显的跟进动作,但由于保费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考虑到资产配置的压力,不少保险公司仍有不少调仓的“小动作”。
一家保险机构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近日轻仓介入了超跌的中小盘股,同时关注重组概念股的买入机会。还有保险机构买入了商业零售股,买入理由是商业零售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不断走高,个股业绩超市场预期。
短期按兵不动并不意味着保险资金长久看空。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陈德贤表示,保险资金考虑资产本身是不是具有吸引力。
他认为,“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对于现金流增长比较快的保险公司来说,投资环境是有利的,保险公司会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找到比较好的机会。”
指数持续徘徊,保险资金的操盘导向是否能给投资者一些启发?
一位业内人士说,对于有巨额可投资资产的保险资金来说,几十亿的动作不算是大动作。因此,是否能从中国人寿的基金申购行为来判断后市走势,目前还不好说。
一位知情的投行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大盘大涨条件还不具备,但指数下跌空间有限,对于像中国人寿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逢低拣货亦在情理之中。
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保险资金踏准市场节奏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保险机构对市场趋势的把握相对精准;另一方面,保险机构是基金的上游客户,保险资金申购或赎回基金,将会撬动更多市场资金流入或流出;更关键的是,保险资金本身拥有的“弹药”就有足够威力,其资金流向往往还具有“一呼天下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或引发机构和散户跟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