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们不约而同地讲起了防御“故事”。
“减仓周期,加仓消费”,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开始由“进攻”转向“防御”。
趋于一致的投资策略,在享受“随波逐流的快感”之时,亦面临着操作难度的升级。一方面,年初至今,基金对大消费一直处于超配状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另一方面,一旦通胀如期缓解,基金必然再度从防御转向进攻,非周期行业或许又将像年初一样:在遭遇大规模减持时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本报记者 婧文
投资策略:走一步看一步
“走一步,看一步”,正逐渐成为基金眼中“务实”的投资策略。
面对极其复杂的投资环境和难以预判的通胀走向,基金选择了跟随“数据”做投资。
有基金经理认为,跟随每个月出炉的宏观经济做投资,正是中国市场越发成熟的表现。在其看来,从海外成熟市场的表现来看,经济数据的每一次出炉,市场都会随之波动,而中国股市的表现,也越来越与成熟市场接轨。
但亦有基金经理认为,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之际,过于被宏观数据“牵着鼻子”走。在上海一内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看来,“CPI超预期,机构就减仓,低于预期,机构就加仓。但是,CPI的0.1个百分点的差别,真的会对市场影响那么大吗?”在其看来,机构依靠短期经济数据做出的投资决策,必然缺乏前瞻性。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更多的基金经理选择了跟随“数据”做投资。“我相信政府的调控政策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今年的投资环境异常复杂,没有人能够看得那么远,那么准。所以,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但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趋势的判断,然后根据每个月的数据不断去修正你的判断。”在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看来,这或许是更为务实的投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通胀,各机构投资者之间分歧依然较大。对于经济而言,乐观的投研团队认为,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较强,宏观调控必然会导致经济短周期增速下滑,但一旦通胀下降之后,政策一定程度的放松,经济增长又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不过,亦有不少机构担心会出现2008年政策“超调”之后,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 “现在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轮经济滞胀。”上世纪70、8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本质原因是由于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供给明显收缩,油价暴涨。而如今,中国的水泥价格、部分化工价格以及钢铁价格的上涨,也是由于政府调控(政府加大对中上游高耗能行业产能淘汰和限制新增产能)导致供给明显收缩,因此当前经济停滞增长与高通胀并存,滞胀就这么产生了。
此外,对于通胀走向的预判,各机构之间分歧亦相当之大。
有基金经理认为,引发此轮通胀的更多是周期性因素,当货币收紧引发经济增速下滑之后,通胀自然会被遏制住。
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认为,此轮通胀更多是结构性因素,通胀未来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处于高位。在南方的一位基金经理看来,通胀可以解释为一种货币现象,但此轮通胀的本质则是结构性失衡,包括城市化问题,连带房价的持续上涨问题;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问题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面对“测不准”的通胀走向,或许,目前最好的投资策略,真是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市场预判:依然在筑底阶段
当市场震荡下挫至2800点附近之际,基金的防御心态开始升级,并不敢轻言见底。相反,在多数基金经理看来,市场依然处于逐步“筑底”阶段。
不过,共识之下依然有所分歧。分歧之处则在于,乐观者预计市场将在7月份做出方向性选择,而向上的概率居大;悲观者则认为,2、3季度市场依然会处于“煎熬”期,4季度或将做出方向性的选择。
对于近期市场大幅下挫,诺德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除了创业板公司因个体而异的风险之外,市场上看不到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近期的下跌,可能更多的是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和负面情绪宣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这个下跌看上去仍然是市场的一个正常调整过程。不过,更多的基金经理则认为,对于经济下滑和通胀高企的担忧,成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因素。
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从市场的估值来看,目前大盘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与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估值大体持平,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对大盘形成了支撑。”
在其看来,未来1~2个月内经济增速和货币政策等因素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多空因素基本均衡,大盘将继续窄幅震荡,各个行业轮涨轮跌,缺乏持续性的投资机会。“预期到6月底、7月初,投资者将对三季度乃至下半年的经济增速、CPI回落的时间和态势、货币政策取向将有更加明确、一致的看法,这有利于市场选择方向。我们倾向于认为届时市场将出现反弹。”
较为悲观的基金经理则预判,2、3季度市场仍将处于“煎熬”期,4季度或将做出方向性的选择。
在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看来,虽然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封锁”了市场的下跌空间,但市场依然存在结构性高估。在其看来,目前中小板、创业板等股票“挤泡沫”的过程并没有完成。
目前中小板、创业板IPO速度依然较快,加上新三板,未来小股票的稀缺性不再是问题。此外,从年报和一季报来看,很多小股票的业绩远远低于机构预期,甚至不少出现了业绩变脸的情况,这就导致这些股票面临估值与业绩的“戴维斯双杀”。
上海一内资基金公司研究副总监表示,在通胀未缓解之前,市场还会延续震荡寻底的过程。在其看来,近期市场板块轮动过快,很难出现主流的投资机会,市场的热点也还是围绕一些主题性的炒作,而很多更是虚无缥缈的题材,难有持续性。不过,对于3季度之后的行情较为乐观,在其看来,目前市场跌得越深,下半年上涨的概率就越大,随着通胀形式的明朗,未来市场会迎来较好的上涨行情。
应对之道:由进攻转向防御
所谓大众情绪,就是互相传染,快速发酵。在“滞涨”担忧之下,基金经理们一致选择回归防御。
减仓!再减仓!!!随着“滞涨”担忧的蔓延,基金的仓位一降再降。
一季度经济景气度超预期,基金几乎一致选择了加仓,随着基金仓位达到88%,“八八魔咒”亦开始应验。之后,A股市场陷入调整。
近期,基金对于“滞涨”担忧开始蔓延,又几乎是一致选择了减仓。经过持续的减仓,基金整体仓位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不过,有基金分析师认为,从整体而言,基金经理的仓位选择是失败的,是负贡献的。在其看来,基金“动来动去,还不如坚持一个较高仓位,然后集中精神做好选股任务。股票型基金的主导思想就是选股,基金经理与其把精神和希望寄予在选时上,不如把选时及资产配置权交给基金投资者和投资顾问。”
在上海一位基金投资总监看来,“只有当市场出现趋势性的机会时,选择仓位策略才会获得超额收益。就今年的市场而言,结构的选择比仓位更重要。”
在诺德的一位基金经理看来,A股市场上,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调整,看上去也是一个类似的情绪转换。市场很长时间以来就存在的担心,如通胀、政策紧缩、美国退出QEII、房地产调控、经济硬着陆等等,都在这一段时间被翻出来甚至被夸大来解释市场的下跌,甚至有人开始担心经济管理当局会重蹈08年过度调控的覆辙。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如果静下心来细看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似乎与几个月前并没有大的变化:经济增速在大力度调控下有序放缓,但似也没有看到如08年快速下滑的征兆;多数周期性行业的企业短期业绩预期稳定,且估值处在相对低位;有实际业绩支撑的非周期性行业如医药、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经过一季度的调整,估值回到合理区间;而紧缩政策,主观上和客观上已经到了加码空间很小的境地。
谈及未来的市场机会,不少基金经理依然看好低估值的地产和金融。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金融板块目前可以做一个小波段的操作和配置。而地产股则要看房价的走势,目前土地拍卖市场已经相当清淡,房价下跌是必然趋势,房价一旦松动就是地产股反攻的时机了,同时地产股的弹性也会更大。”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总监表示,今后一两个月是判断可否加仓的时点,目前仍按照三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首先,是低估值的地产、银行股。其次,看好高端制造业中的寡头企业,此类企业行业市场占有率一般在50%以上,工程机械、白色家电、汽车核心配件制造等都值得注意。最后是抗通胀板块及高端小众消费品,这类板块企业一般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行业产品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