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迎接国际板市场需要告别“恐新症”
  • 住建部锁定楼市调控方向 严控投资投机
  • 中国智能资产指数下月发布
  • 商务部将研究利用外资人民币结算可行性
  • 5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QDII扎堆
  • 上海汽车勇做先行军 新能源汽车有望明年破冰
  • 三公司创业板IPO过会
  • 央企重组“助推器”激活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
  • 央行人士称两大问题施压货币调控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迎接国际板市场需要告别“恐新症”
    住建部锁定楼市调控方向 严控投资投机
    中国智能资产指数下月发布
    商务部将研究利用外资人民币结算可行性
    5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QDII扎堆
    上海汽车勇做先行军 新能源汽车有望明年破冰
    三公司创业板IPO过会
    央企重组“助推器”激活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
    央行人士称两大问题施压货币调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迎接国际板市场需要告别“恐新症”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乐嘉春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中国股市日前出现了重挫,许多市场分析人士将引发当天市场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归之为国际板“兵临城下”。但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影响当前市场下跌的原因是多元的,特别是包括市场对“新生事物”固有的“恐新症”,这也与市场对“新生事物”抱有“近忧”的传统有关,从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设到股指期货的推出,莫不如此。

      历史地看,当初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时,市场也是格外担忧和恐惧,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会因为未来较大的“大小非解禁压力”而增加扩容压力,并给市场估值整体下移带来重压。确实,股权分置改革从提出到实施,股市曾经历过从2240点下跌到1000点的艰难时刻。但是,作为一项制度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改变中国股市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现状,推动和保证了其长远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股权分置改革是很成功的,也给市场带来了一轮牛市。

      同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正式开市交易前后,市场也面临对中小板和创业板将带给A股市场扩容压力的过度担忧。例如,创业板在开市交易前夕,股指也曾经历一轮下跌行情。但是,作为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性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正式推出,不仅有助于拓宽中小企业和创业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新的投资渠道。事实也证明,引入中小板和创业板交易的同时,市场资金也源源不断地流入股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也成为中国股市中最为活跃的交易板块。

      再来看股指期货的市场影响。去年在推出股指期货当口,股指遭遇了持续下跌走势,市场也习惯于将导致股指下跌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从目前市场情况证明,尽管股指期货一定程度地改变了当今中国股市的交易格局,但股指期货不会影响或决定现货市场的整体走势,其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是中性的。

      回过头来看目前国际板“呼之欲出”的市场影响。同样,投资者依然担心开设国际板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扩容压力,并给A股的整体市场估值形成一定压力。从目前来看,至少眼下还看不清开设国际板的扩容压力,但基于目前A股(特别是银行股)的整体市场估值水平较为合理,即便现在开设国际板,也不会对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形成较大压力。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开设国际板对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开设国际板将会使市场日后逐渐成为国际重要的融资平台之一,有利于外资“本土化”企业融入中国经济,最终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历史何其相似。每当面对“新生事物”时,市场都会患上“恐新症”,其背后反映的最根本问题是市场担忧扩容压力。不过,从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设到股指期货的推出,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新生事物给市场带来压力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潜力与历史机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也成就了市场进行制度创新的巨大发展动力。实际上,对于“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而言,不断创新的制度安排,恰恰是回归市场本源、完善和优化市场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来看,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市场中出现包括开设国际板在内的“新生事物”。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当前市场重挫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国际板的推出,而是包括大旱和电荒、汇丰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预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3年期央票发行受阻,以及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等,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才是引发当前股指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

      由上分析可见,在经历了近期股市急跌之后,市场回归理性分析,也会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开设国际板对市场的实质影响。特别是在迎接国际板到来之际,“恐新症”应当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