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牡霞 ○编辑 艾家静
被视为央企重组“助推器”的国新公司,终于迎来成立后的第一单。
记者昨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5月23日,国资委正式将华星集团划给国新公司。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这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
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国新公司一直低调运作,先后出现在中国五矿、中国通号的改制过程中,却并未发挥其重组作用。也正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华星集团的整体划入激活了国新公司承担的央企重组“助推器”的作用。
华星或面临二次重组命运
“将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管理,是国资委依托国新公司这一平台、深入推进央企布局结构调整和央企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邵宁在划转会议上指出。
不过,会议并没有传递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为了解华星未来命运如何,本报记者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致电华星集团总经理办公室,该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树坚对记者表示:“我只知道是被整体划入国新,但后续如何处理还要问国新公司那边。”
据记者从国资委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华星集团划入后,国新公司可能会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和重组整合,其中优质业务还将继续给予支持,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业务板块将退出。
一批弱小央企将被陆续划入
业内普遍认为,华星集团规模小,实力弱,这正是其成为国新收编“首单”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华星集团前身是华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由在国内以经营机电产品为主的中国机电设备总公司等7家部属公司组建而成。1998年,中国物资再生利用公司等12家部属公司又被划入华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之后经过多次变更和划归,华星集团最终成为国资委监管央企之一。
正是由于多年的变更与整合,华星集团主营业务十分繁杂,且业绩不佳。记者查阅“央企2009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后发现,华星集团的利润总额亏损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0.5亿元,是当年为数不多亏损的央企之一。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被看作是国新公司重组弱小央企的一个标志性起点。
据国资委人士介绍,国资委打算将一批央企划入国新公司,这些央企都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同时,这些企业与其他大型央企的产业关联度不大,重组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大;或者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某一家产业型企业的企业。
央企重组有望再提速
在华星划入国新后,央企户数减少至120户。业内人士认为,国新公司开始发挥其央企重组助推器作用后,央企重组有望再次加速。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8月份国资委换帅以后,央企重组进入了一个重质大于重量的阶段,因此央企户数减少的速度较此前几年有所减缓。一位央企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央企重组速度比较快,与完成2010年重组目标有关,进入2011年后,完成目标的压力大大减轻,央企之间重组的速度也有所放缓。
不过,在国新公司启动央企重组功能后,央企重组或将再次提速。因为,“如果被划入国新,就意味着要被二次,甚至三次重组,还不如直接寻找重组方。”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