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多重价格元素上涨 通胀压力短期恐难缓解
  • 大宗商品仍处牛市周期
    输入型通胀压力未消除
  • 春夏连旱影响供应
    蔬菜价格大幅反弹
  • 水产品五月现涨价苗头
  • 猪肉价格
    同比上涨七成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焦点
    多重价格元素上涨 通胀压力短期恐难缓解
    大宗商品仍处牛市周期
    输入型通胀压力未消除
    春夏连旱影响供应
    蔬菜价格大幅反弹
    水产品五月现涨价苗头
    猪肉价格
    同比上涨七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重价格元素上涨 通胀压力短期恐难缓解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的对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监测数据显示,5月中旬,猪肉价格与上期相比继续上涨,同比涨幅扩大至3.3%,已是连续三期上涨。与此同时,叶类蔬菜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种类涨幅高达16.4%。而商务部24日发布监测数据显示,淡水鱼平均批发价格连续3周环比上涨。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部分地区干旱,多类食品再次出现价格上涨。随着旱情持续,蔬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的上涨趋势仍将继续。由于食品价格在CPI中占比最大,未来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猪肉、蔬菜等再次出现上涨势头,多家券商认为,5、6月CPI 有望继续冲高并站在全年高位。并且,在食品、非食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因素之下,不少市场人士对CPI的判断转为“前高后不低,冲高不回落”。

      近一段时间来食品价格再次悄然抬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五月以来,蔬菜特别是茎叶菜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品种一旬的涨幅就高达10%左右。

      同期,猪肉价格也一改去年以来的颓势,向着2008年的高点攀升。统计局和商务部的数据均显示,自4月中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目前猪肉均价已经上涨至17元/公斤左右。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较上周上涨1.5%,这已经连续4周抬头,自4月中下旬以来,涨幅分别为0.1% 、0.6%、1.2%。

      国泰君安人士认为,猪肉价格上涨将会带动禽肉牛羊肉价格的上涨,并进一步带动肉蛋及蔬菜价格的上涨,从而对CPI 构成上涨的压力。

      在食品价格纷纷抬头之时,非食品价格涨价也将进一步明显。

      “电荒”是拉动非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缺电比较严重,刚立夏就出现大规模的“电荒”和拉闸限电。中电联估计今年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

      东吴证券宏观研究所副所长黄琳对记者说,“电荒”最根本的原因是电价机制没有理顺,如果“电荒”进一步蔓延可能会加速电价机制改革,从而对物价产生压力;如果坚持不调电价,再加上对“三高”行业的限制,钢铁、水泥等产量可能受到限制,中游行业产品价格上行成为大概率事件,从而拉升CPI非食品价格部分。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成为不确定因素。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说,目前国际流动性依然充裕,国际大宗商品将在暴跌后向上运行。虽然向上的速度趋缓,但仍然给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考虑到食品和非食品均存在涨价因素,黄琳认为,CPI 在6月可能会见顶,大概在5.7%—6%,“并且7月后不会明显下降。”

      从全年看,与年初时CPI“前高后低”的判断相比,当下鲜有人敢断言CPI将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于去年三、四季度CPI处在高位,考虑到翘尾因素,年初时不少人士认为CPI将在年中见顶后走低。但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现在不少市场人士则对CPI的判断转为“前高后不低,冲高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