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美国经济警报再度拉响
  •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风险
  • 破发:中国股市迈向成熟的标志
  • 你去美国上市?我去美国退市!
  • 企业订单、库存异常发出经济活力递减信号
  • 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美国经济警报再度拉响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风险
    破发:中国股市迈向成熟的标志
    你去美国上市?我去美国退市!
    企业订单、库存异常发出经济活力递减信号
    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经济警报再度拉响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海影

      刘海影

      历史很少重复,但往往类似。

      历次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大手笔干预往往都带来暂时的平静,却也仅仅是短暂的。经济铁律难以真正逃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年来花费的天量救市资金,只是暂时将问题掩盖而已,发展动力缺乏、负债率过高的顽疾一个都不少,甚至还更加严重。笔者跟踪的各项经济指标表明,未来数个季度,发达国家经济可能再次面临困难,不排除陷入第二次衰退的可能性。

      白银近段时间的暴跌,并非只是令投机者爆仓这么简单,而是流动性开始枯竭的征兆。作为传统货币,黄金到目前为止仍旧保留着一定的货币属性。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中,白银价格往往以更快的速度上扬,而白银与黄金比价的逆转,在历史上,往往代表着流动性收缩。这一次,事情可能也正按照相同的方式演变。

      流动性逆转的起因大致有二。第一,美联储将会按时在下月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影响。须知,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美联储将自身资产负债表扩大了3倍,从8000亿美元增至2.6万亿美元,虽然尚未付出通货膨胀代价,却造成银行间拆借市场冰冻、银行囤积现金的状况,并未如预想的那样启动繁荣的信贷周期。如果说第一轮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履行其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及时之举,那么,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必要性与实际作用都始终饱受争议,并引来热辣批评。当此之时,美联储的退出刺激政策乃是逻辑的必然。

      流动性逆转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白宫的赤字财政政策已被推到了极致。如果说2009年的巨额赤字还算情非得已,那么,在2010年、2011年继续维持巨额财政赤字,则万难服众。共和党借债务上限强力杯葛白宫,财政支出扩张速度必然大受约束。笔者的预测显示,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增速约为6.4%,比去年下滑一半以上。

      之前,在宽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获得支撑,货币供应量增速也从谷底反弹至目前4.9%的高点,整体经济随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然而,这种反弹并不令人信服。从实业层面看,去杠杆化过程便凸显出过剩产能之严重,而缺乏激动人心的科技创新,令实业界难以找回“动物精神”。从金融层面上看,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是企业界异常谨慎,即使盈利情况相当不错,所获利润也被赶紧用于修复与改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搜寻新投资项目,或者扩展生产能力。这种状况导致美国经济反弹有些有名无实,从美国就业市场的糟糕状况可见一斑:在危机期间,全美丧失了800万个工作岗位,而迄今为止,仅仅恢复了90万个,失业率仍然徘徊在9%附近的高位。

      如此有名无实的经济反弹,一旦失去宽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提供的虚假支撑之后,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动力的致命缺陷将显露无遗。体现在资本市场上,便会是短期利率开始从接近零的水平缓慢上扬,反映美联储购买力消失之后流动性开始抽紧;货币供应量增速将从目前的水平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会相应回落。

      去年年底,各大机构对美国经济曾充满期待,美联储调查的87家机构平均预期美国经济在2011年将会录得3.2%的增长,其中第一季度增长3.6%。笔者当时的预测要悲观得多。结果如何呢?第一季度经济增速1.8%,恰好是那87家机构平均预期值的一半。受此当头一棒,美国经济学家们纷纷调低了预测值,认为今年美国经济仅能增长2.7%。在笔者看来,这个似乎预测依然过分乐观了。根据上述分析以及笔者的量化模型运算结果,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在1.5%以下,约为经济学家预期值的一半。

      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更不太妙的是,明年的经济增长前景看起来甚至比今年还要暗淡。面对经济滑坡,奥巴马政府实在没有太多好牌可打。去杠杆化、重建财务纪律、美联储缩小资产负债表、风险定价重新上扬等等因素,都有可能迫使美国在明年落入衰退黑洞。

      而环视全球,美国显然不是发达经济体中最薄弱的链条。在大地震和海啸打击下愁眉苦脸的日本,遭遇与美国同样困境但更多出货币与主权债务问题的欧洲,其经济未来将比美国更暗淡。

      其实,资本市场早已嗅出了危险气息。5月初大宗商品的暴跌就是未来经济危机的预兆。国际原油价格已失去动力,未来难创新高;黄金价格尚有余勇,但也离峰值距离无多。原本该灵敏反映经济走势的股票市场这次表现稍显迟缓,但正是这种迟缓或许酝酿着更大的风暴。之前数个季度,标准普尔500指数稳健上扬,而投资人似也已预感到了某种不祥,当市场开始意识到上述灰暗前景的时候,或将以快速下挫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调整。届时,不排除类似1987年秋天那样的股灾再度上演的可能。

      警报声已经响起,有心人当竖耳聆听。

      (作者系广晟财富投资管理中心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