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金属巨头纷纷注册 上期所舞动“中国标准”
  • 创业板触历史新低绝地反弹 分析师仍看淡
  • 每日关注
  • 海外发债的成本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金属巨头纷纷注册 上期所舞动“中国标准”
    创业板触历史新低绝地反弹 分析师仍看淡
    每日关注
    海外发债的成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外发债的成本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剑锋 ○主持 梁伟

      ⊙李剑锋 ○主持 梁伟

      

      在内地资金面普遍吃紧的境况下,海外发债成为了一些企业筹措资金的新渠道。据有关媒体统计,截至今年4月初,内地企业已从国际投资者手中借款约12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而这其中,有半数来自于民营房地产企业。

      目前,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是内地企业海外发债的主流。从已发的一些债券的利率看,美元债券的融资成本大约在10%左右,而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发债数量的提升,债券利率有进一步上升的迹象。尽管如此,相对于内地金融业严格的贷款政策以及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对于有能力和资格海外发债的企业来说,通过国际市场融资仍然是一条缓解资金紧张局面的可行之路。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还处在升值过程中,假使这一升值过程能继续下去,那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可以部分抵消发债成本,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实际利率要低于名义利率。

      上述推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民币对美元未来继续升值。从短期看,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目前内地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中,有不少是三年、五年,甚至七年的中长期债券,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里,人民币对美元能否一直保持升值态势,其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经济理论,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情况,即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物价水平和通胀情况;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等。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累积升值幅度已超过20%,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这两大因素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变化,已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

      首先,专家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以及经济发展目标从单纯的保增长到保增长和调结构并重的转变,维持年均10%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有难度,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可能会出现趋势性的下降。其次,从最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98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8%,尽管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但今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还是值得注意。

      再从国际金融市场看,从1994年到现在的十多年间,美元指数最高在2001年7月的121.02点,最低在2008年3月的70.68点,今年5月初,美元指数曾到过72.70点,离十年大底仅一步之遥,目前最新数值在76点附近。美元指数标的物是由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等组成,其中欧元占了一半以上,在欧债危机有可能再度恶化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在大级别上出现反弹的概率并不小。尽管人民币并不属于美元指数的标的物,但美元指数的变化无疑会在心理层面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如果未来几年内,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那对一些发行了长期美元债券的内地企业来说,海外融资的成本有可能逐渐加上贬值的因素,现在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到时可能会显得有些沉重。对于那些发行中长期美元债券融资的企业来说,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也许比想象中的要大。

      希望这仅仅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