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反弹呈现交易性机会 市场弱势短期仍难改观
  • 恒指反弹乏力
    跌势或将延续
  • 资金反身杀回小盘股
  • 恒指探底反弹
  • 商品涨跌互现
  • 创新低后绝地反击
  • 两市基指微涨
  • 沪深两市探低回升
  • 机构继续加仓次新股
  • 国债指数再创新高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动向
    反弹呈现交易性机会 市场弱势短期仍难改观
    恒指反弹乏力
    跌势或将延续
    资金反身杀回小盘股
    恒指探底反弹
    商品涨跌互现
    创新低后绝地反击
    两市基指微涨
    沪深两市探低回升
    机构继续加仓次新股
    国债指数再创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继续加仓次新股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周二A股探底后震荡企稳,创业板指数更是在创出新低后绝地反击,收市劲弹3.57%,个股活跃度有所增强但成交依然低迷,市场谨慎情绪依然浓厚。但机构逢低入市的步伐有所加大,龙虎榜显示,昨日有三只次新股获机构加仓,且机构参与度较前一个交易日有所提升。

      沪深两市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昨日两机构买入好想你共1493.6万元,占该股当日成交金额的6%;另有两机构买入东材科技8028万元,占该股当日成交金额的16.8%;此外,还有一家机构买入创业板股鸿利光电349万元,占该股当日成交金额的2.2%。受机构增持拉动,以上三只个股收市分别上涨7.92%、3.5%及4.56%。

      这三只获机构加仓的股票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均为近日上市的次新股,且上市市盈率较前段时间新股发行动辄70、80倍的市盈率下降不少。其中好想你于5月20日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市盈率为39.66倍;东材科技也同样在5月20日在上海主板上市,上市市盈率为40.94倍;而鸿利光电则是5月18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次新股,上市市盈率仅为32.04倍。

      分析人士指出,股本扩张潜力大、质地优良且没有什么历史包袱的次新股向来是资金偏爱的热点,但经历了4月份的新股“破发潮”后,无论是游资还是机构对于该板块的投资明显收缩。之所以再度出现试探性加仓,是因为近期上市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已下滑至较合理水平,估值相对吸引。

      在刚过去不久的4月份,次新股一度成为市场避之唯恐不及的雷区,因为去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随着业绩的公布,频频上演“变脸”绝技,让期待其高成长的投资者大失所望。这也引发了其后新股上市的“破发潮”,据统计,4月以来,超过六成新股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打新赚钱效应消退导致资金撤离新股市场,新股中签率直线上升,这使得新股发行人在定价时趋于谨慎,近期新股市盈率普遍较前期水平下降两到三成,有的甚至以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定价。

      有机构指出,追踪历史行情可以发现,每次大盘展开反弹行情时,次新股中都会涌现出短线强势品种,有的甚至还领涨大盘,这也是对行情稍微乐观的机构持续逢低试探性加仓次新股的原因。但当前A股技术走势依然较弱,大盘能否就此展开反弹仍需观察,机构的这种试探性加仓能否引发跟风买盘还要看大盘配合。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昨日的反弹为持续下跌后的技术性反弹,市场人气恢复需待时日,短期市场将维持弱势格局,短线仍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待形势明朗再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