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邱家和
上周末上海艺术展览热潮涌动:在著名的M50艺术园区,由上海香格纳画廊领衔,众多画廊等艺术机构联手在周六举办展览;此外,上海美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甚至在宾馆、私人会所,都纷纷举办展览,让观众应接不暇。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展览。
“大道存真”纪念朱屺瞻诞辰
5月20日,上海文化界为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而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大道存真——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活动”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出朱屺瞻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105件以及反映其艺术生平的照片和影像等历史资料。主办方还举行了题为“朱屺瞻与中西美术史语境:国画、西画及现代美术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专场讲座,试图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中还原朱屺瞻先生所参与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呈现其艺术创作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意义。
1996年以105岁高龄逝世的朱屺瞻先生,早年曾赴日留学,回国后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员、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校董兼教授、新华艺专艺苑绘画研究所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以艺高德馨称誉画坛,其绘画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作品清新质朴,雄健磅礴,意境高远,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海派源流”热身上海艺博会
5月22日开幕的“海派源流书画作品展”作为上海艺博会的首轮热身展,推出百余幅海派书画大师以及后裔、传人们的作品,其中包括自清末民初至今跨两个世纪之久的海派书画大师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丰子恺、吴湖帆、郑午昌、贺天健、刘海粟、傅抱石、吴野洲、唐云、应野平、陆俨少、程十发、谢稚柳、陈佩秋等海派书画大师的精品真迹,完美展现了海派书画绚丽的艺术长卷及薪火相传的文脉。其中,由郑午昌的山水画《江乡初夏》、吴昌硕的《奇石图》、吴湖帆的开派之作《没骨荷花第一帧》、程十发的《少女和鹿》以及颜梅华的古代仕女图《竹中玉笛一声新》等作品均是首次展出。
据悉,这是新成立的海派源流画廊的处女展。上海艺博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顾之骅表示,新诞生的“海派源流画廊”将学术与市场定位专门聚焦于海派书画,传承海派书画经典,彰显现代海派书画家多维的创作理念,兼容并蓄、传承创新的精神追求,成为向海外人士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海派源流书画作品展”因此被确定为今年艺博会的首轮热身展。
“境·遇”呈现情感抽象力作
5月21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境·遇——瞿倩梅作品展”,44件作品都是艺术家自新世纪后转向抽象艺术后创作的。这些作品不仅作品体现了人生际遇的莫测变迁,以及“五味杂陈”的生命体验,也意味着传统中国美学有关意境的想象,包含着对于当下生存环境的感悟,表达了不同地域和背景的文化之间的“借境”与“融合”所带来的当代文化的多元和丰富。
生于1956年的瞿倩梅自幼习画,后侨居法兰西二十余年。她在学习和创作中受到赵无极、朱德群等前辈大师的教诲。她在创作中选用高岭土作画面肌理,用几百斤重的方铁柱作画框,用朽木作装置,佐以大漆、麻绳、茶叶等自然材料。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材质赋予她作品质朴、淳厚、粗犷、大气的格调。浓重的大漆浇注穿越铁和陶土的块状结构,画面几何分割磊落爽劲,视觉触感强烈;而以深层土地的深褐、久远岁月的黑褐、古老经幡斑斓的黄褐以及象征人神通灵的深红、灰白,则在画面上形成坚毅厚重的风度。作品流露出艺术家对自然的神往以及对远古和历史的想象,映照出她充沛的艺术活力和不肯歇息的艺术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