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未来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
  • 防范道德风险蔓延 上海证监局严把“第一道关”
  • 纽交所联手上交所
    搭建数据信息交易平台
  •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8%
  • 国家重拳整治购物卡市场 斩断利益链违规黑手
  • 农业部:四川省夏收粮油增产已成定局
  • 5月1日以来全国大米价格基本稳定
  • 中小板上市七周年 市值突破3万亿
  • 方正证券等三公司IPO下周一上会
  •  
    2011年5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未来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
    防范道德风险蔓延 上海证监局严把“第一道关”
    纽交所联手上交所
    搭建数据信息交易平台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8%
    国家重拳整治购物卡市场 斩断利益链违规黑手
    农业部:四川省夏收粮油增产已成定局
    5月1日以来全国大米价格基本稳定
    中小板上市七周年 市值突破3万亿
    方正证券等三公司IPO下周一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未来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1-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庆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吴庆

      作者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会面临“硬着陆”风险,这个问题业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目前仍有不少预测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很可能遭遇“硬着陆”风险,但笔者认为,只要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就有足够的能力避免经济的“硬着陆”。

      中国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在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道路上早已走到了尽头。回顾历史,尽管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道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并非中国的唯一选择,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已经不再有别的选择了。

      选择出口导向型经济道路,这与中国期待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往往实现“赶超”的后发国家通常不能容忍平衡增长道路上的低速度,大多会选择“抄近道”。其中,可供选择的“近道”有两条:一是“先做大供给,再做大需求”。在供给大于需求的过渡时期,必须依靠外部市场的需求实现国内供求平衡。这就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道路;二是“先做大需求,再做大供给”。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时期,必须依靠借外债和进口实现国内供求平衡,然后在做大供给过程中逐渐实现国产化。这就是“进口替代型”的经济增长道路。这两条“近道”有一个共同特点:都绕过了平衡增长。

      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选择了进口替代的发展道路。尽管进口替代战略可以减少进口耐用消费品,长期看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但大量和集中进口耐用消费品生产线的做法,短期内反而增加了国际收支不平衡,使得中国不得不举借外债,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和贷款支撑。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难以继续大量举借外债,也无法在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道路上继续前行了。

      在1989年和1990年,中国经济曾连续两年出现低增长,但中国终究无法容忍经济低增长。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摆在中国面前行得通的经济增长道路实际上只剩下一条——出口导向型。在1992年至1993年经历的这轮高增长,也成为中国经济被迫全面走上出口导向型增长道路之前的最后一次尝试。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经济从1994年开始全面走上出口导向型的增长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确实,从1994年到世纪之交,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但问题是这种过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方式是否可持续?这可能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余永定教授曾在2010年底为《中国日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不可持续,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突然失速。只要增长方式不转变,中国经济维持增长就会越来越困难,最终不是“撞山”(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发生最严重的贸易摩擦),就是坠入深渊(低增长甚至负增长)。

      由此看来,中国必须选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而,目前的体制条件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为真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要靠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但这将导致部分基本权利的重新分配。即便深化改革,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也需要时间。但如果到了经济已经硬着陆的时候才启动改革,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彼时的中国经济将面临硬着陆风险,还会面临因无法解决贫富差距和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严峻挑战。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体制条件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需要顶层决策者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因为任何体制转变都会触及既得利益集团,任何改革也需要在既得利益集团的短期利益与全体国民的长期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但从目前看来,中国已经开始行动,并朝着这个方向在奋力前行。

      综上所述,鉴于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且未来经济增长方式有望发生实质性转变,可以确信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可以改变中国经济的“硬着陆”路径,中国也有能力避免经济的“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