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有望“入法”
  • 纯碱行业发展规划浮出水面
    2015年产能控制在3000万吨
  • 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 下游订单普遍减少
    有色金属价格不断承压
  • 中间体4AA成原料药宠儿
  • 新兴经济体刚性需求强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前景看好
  • 安徽与环保部共同推进皖江建设
  • 中央财政将支持
    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 开发商弃“住”从“商” 一哄而上有风险
  •  
    2011年5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有望“入法”
    纯碱行业发展规划浮出水面
    2015年产能控制在3000万吨
    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下游订单普遍减少
    有色金属价格不断承压
    中间体4AA成原料药宠儿
    新兴经济体刚性需求强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前景看好
    安徽与环保部共同推进皖江建设
    中央财政将支持
    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开发商弃“住”从“商” 一哄而上有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发商弃“住”从“商” 一哄而上有风险
    2011-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潘琦 ○编辑 阮奇

      ⊙记者 于祥明 潘琦 ○编辑 阮奇

      

      在限贷限购限价等一系列严厉政策下,一线城市住宅成交量出现大幅滑坡,而商业地产的吸引力则骤然增加,开发商纷纷“弃住从商”,多种模式试水商业地产。

      业内人士也指出,在商业地产成为诸多房企“新宠”的同时,其背后的风险也正在酝酿。

      继华润、保利、金地等开发商先后宣布商业地产计划和目标后,一向以住宅专业化为目标的万科也表示要增加持有型物业比重至全部物业的20%。

      记者注意到,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商业地产市场规模增长率在25%以上,而住宅增长率仅为7.6%左右。由于楼市遭遇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这助推了开发商向商业地产转型,其中不仅有凯德、九龙仓这样的外来开发商,还有富力地产、合生创展、金地等诸多老牌房企,转战商业地产似乎成了开发商们的“识时务之举”。

      “就在前不久,阳光新业与西安北关村达成合作意向,将城中村的老旧商场进行改造,项目将改造成当地的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阳光新业总裁助理兼北京瑞景阳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睿说。

      他表示,虽然对老项目进行改造在诸多方面受限,但能够有效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开发速度。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万达、华润置地等房产企业,均出于成本收益等因素的考虑,偏向于选择土地成本低、开发潜力大的二线城市,作为新增土地的重点区域。

      “与阳光新业不同,更多房企采用‘自建物业’模式进军商业地产,如华润、凯德置地等。”另一位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模式各有不同,但弃“住”从“商”的方向是相同的。

      “开发商一哄而上,但是商业地产这块蛋糕没有那么好消化。”李睿直言,未来三年内将有不少商业地产项目出现经营问题,出现一轮整合,有实力的开发商将抓住机会,快速扩张。

      据分析,经营商业地产项目特别是零售商业项目,涉及资金链、开发理念、客户资源、运营模式等诸多环节,对房企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零售商业项目运营能力都很高,这也是熟悉住宅开发的万科,对商业地产开发谨慎的原因之一。

      上述业内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开发商都具有己成熟的商业地产运营能力,加之商业地产从拿地到设计规划以及后期运营都与住宅开发有着巨大区别,转型商业地产存在机会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未来出现经营问题将是大概率事件,整个产业出现整合也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