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国家提高新疆农村公路工程补助
    大规模项目开工刺激建材、建筑业
  • 手机远程支付蓄势待发
    第三方支付企业全面布局
  • “十二五”末
    中药产业规模预计达万亿
  • 金融“国家队”看好光伏产业
  • 新疆“十二五”旅游经济总量将翻番
  •  
    2011年6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产业纵深
    国家提高新疆农村公路工程补助
    大规模项目开工刺激建材、建筑业
    手机远程支付蓄势待发
    第三方支付企业全面布局
    “十二五”末
    中药产业规模预计达万亿
    金融“国家队”看好光伏产业
    新疆“十二五”旅游经济总量将翻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二五”末
    中药产业规模预计达万亿
    2011-06-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在干旱、游资炒作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今年来,中药材价格出现新一轮涨价潮。然而这一切并不能阻挡我国中药产业的迅猛发展。

      近日,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预计到2015年,中药产业产值将突破一万亿元,而产业信息化将在很大程度上纠正盲目生产、资源浪费和价格不合理的现象。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中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20%以上,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形成近千亿元的产业规模。中药材年用量25年来从40万吨增加到了120万吨以上。

      据中药协会相关人士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GMP改造和建设步伐,淘汰了一批产能落后的企业,使中药生产企业整体能力得到了增强,中成药总产值从2005年的1202.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054.4亿元。

      2010年,我国中药制造业资产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近5个百分点;企业数量达2300多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500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

      在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看来,中医药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在新医改共计8500亿的巨额投资里,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而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我国中药产业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近日,我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报告指出,未来十余年,中国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使更多人、更多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提高中药创新能力。

      在此背景下,国内各大中药企业的积极性也水涨船高。据梧州中恒集团副总经理陈明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中恒将通过并购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优化生产要素,构筑集约化、规模化、技术领先、品牌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中恒制药企业。提高广西药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政府将“监管+扶持”两手抓

      目前,中药材价格的高企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

      中药材天地网的价格指数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以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基期算起,今年以来的指数上涨约16.2%,而监测期内最低值与最高值间相差幅度达到38.7%,上周中药材价格指数上涨4.44%,再创2009年以来新高。

      在中药材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看来,多重因素推动了中药材价格的新一轮上涨,首先,自2000 年以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全国大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尤其今年以来旱灾情况严峻,使得中药材产量逐年减少。供应减少是中药材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其次,中药材种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导致了中药材贸易成本上升。此外,人们对中药需求的增长以及部分游资炒作也助推了中药材价格上涨。药材涨价,已经直接冲击到下游企业的利润,一些中小企业曾一度停产。

      为了控制成本,康美、广药、修正药业等不少企业从2010年开始已经加快了自建基地的步伐。自2010年以来,广药集团白云山和黄中药已先后在云南文山和黑龙江大庆两地,分别建立了一万亩三七GAP基地和5万亩板蓝根GAP基地。加上重庆的大巴山潘高寿川贝母GAP种植基地等,广药集团的药材基地达20个,是全国拥有中药材基地最多的药企之一。

      对于此轮中药材涨价潮,到底哪些个股会从中受益呢?分析人士表示,处于中药上游的饮片类企业或将成为少数受益最大的企业。另外,拥有药材基地的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

      事实上,为了使中药材回归健康发展道路,政府将进行“监管+扶持”两手抓。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就向记者表示,大宗药材的国家战略储备工作正在研究落实中。

      另外,就在上个月,工信部公布《2011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下称《指南》) 。“2011年扶持的重点主要在基地建设上,从常用大宗药材入手,解决药材缺口。”工信部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张军表示。

      张军表示,“十二五”期间,大约要扶持100个药材品种,其中70%是常用大宗药材,30%是野生濒危药材,以解决大宗药材的需求缺口。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2011年将重点支持35个品种,其中包括甘草、三七、太子参等26种常用大宗药材和重楼、川贝母、沉香、猪苓、红景天、雷公藤、麝香、蟾酥、乌梢蛇9种濒危稀缺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