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尚琪
自2005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经历了几许沉浮。
在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并引发艺术市场走向低迷之前,中国当代艺术曾经以平均每三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缔造了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奇迹,天价艺术品相继出现。而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2008年初,张晓刚等天价创造者的作品相继流拍,一时激起了国内艺术批评界的当代艺术“崩盘论”。
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迅速回暖。即便如此,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10年现当代艺术市场流拍率Top30上,中国当代艺术界的“F4”都名列其中,所幸的是,他们的流拍率尚低于现当代艺术市场整体流拍率23.11%的比例。
从中国当代艺术品天价作局与假拍,到当代艺术家特定模式的走红体系,再到市场的炒作与暴利行为,这些已经不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如果说这些问题涉及的还是艺术市场的弊病,那么艺术家创作上的贫乏,可能才是真正的隐患。
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藏家希克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评价是“大批量生产”,而目前功成名就的当代艺术家建立自己的艺术工厂,已经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艺术家出创意,由工人负责批量生产作品。这种情况其实也并非史无前例,历史上的伟大画家拉斐尔、丢勒、提香、伦勃朗等人都有自己的画室,画室中的学徒一边跟从老师学习技艺,一边部分地参与艺术家所接订件的创作,甚至有些作品几乎全是由学徒绘制的,最后由画家本人来润色。伦勃朗曾在一封给订件人的信中建议,请对方接受自己学生的作品,因为这样不需要等待太长的时间,而且价格也要低廉得多。
如果说工厂形式是可以接受的现象,那么今天艺术工厂中的工人,是否也像当年伦勃朗的学生一样,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呢?是否也能创作出今天让专家也很难分辨归属的“伦勃朗式”作品呢?
或许,用伦勃朗那个年代的写实绘画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比较并不合适,因为当代艺术在创作技术层面可以是简单的,它真正的价值在艺术的观念与思想。但是有一点,伦勃朗做到了,那就是他几乎在每一幅作品中都实现了前人从没有做过的尝试,创造了新的人类视觉历史,而且作品的内涵中融合了天主教、新教思想,隐藏着他对个人生活与命运的种种思索。
我们当然也可以在F4的作品中看到他们个人的深深烙印,岳敏君的“傻笑”面孔、方力钧的“光头”泼皮、张晓刚“大家庭”和“血缘”系列里忧郁的表情,还有王广义“大批判”里挥舞的拳头。不可否认,这些都是艺术家敏感体验的视觉表达,但是,难道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艺术家就停止体验,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精神上周而复始重新体验曾经的体验了吗?还是他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已经丧失了体验的能力,只能在回忆中找到自己?
也许,正像艺术批评家朱其指出的,中国当代艺术,语言苍白、精神虚无。至少这在创作观念停滞、不断自我复制的艺术家那里,正是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