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精神虚无 批量生产 ——当代艺术现状
  • 重新植根
  • 多元化削弱批评力度
  •  
    2011年6月3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资产·批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艺术资产·批评
    精神虚无 批量生产 ——当代艺术现状
    重新植根
    多元化削弱批评力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元化削弱批评力度
    2011-06-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高岭

      ⊙高岭

      

      经历了30多年的中国艺术批评,正处在转折时期。

      一些艺术家说,很多批评家不懂艺术创作,批评家在当代艺术中是失语的。实际上,这是对批评家的过高要求。因为艺术批评是与时代的哲学思想的推进有很大关系。中国近30年来也没有出现特别有分量的哲学家。没有哲学上的推进,艺术批评也很难有长足发展。

      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客观原因造成了最近10年,中国艺术批评相比较80年代的时候,声音减弱了。主要一点是社会舆论讨论的空间更加多元和开放了。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发达,超越了过去有限的纸质媒体的单一传播方式;现在的各类艺术出版物也极大丰富,也与过去有限的官方媒体相比有很大发展。过去讨论文学、美术的问题,思想的争鸣,都是通过有限的几种官方主流媒体发表,连艺术家的出场都是主要靠有限的几本官方专业报刊。所以,当时的艺术家经常阅览这么几本有限的报刊,在期待自己的作品照片刊登其上的同时,当然经常看到当时理论家、批评家讨论思想和主张的文章,当然知道批评家的没有失语,而且还巴结批评家,从批评家那里获得自己创作的思想灵感呢。如今的主流和非主流媒体浩如烟海,这样在客观上,就看不到相对集中的艺术批评。媒体种类的限制、媒体发展的状况还有批评家发表作品的载体限制,决定了过去的艺术批评相对比较集中,容易引人注意,感觉比较有力量。

      另外,现在媒体泛滥,很多艺术家并不看艺术媒体,或者只关心跟自己有关的媒体。现在人们关注的问题也多元化了,艺术也有很多艺术资本和市场的现象值得关注,这就分散了人们对于批评的注意力。

      就批评本身来说,批评的建设、理论的探讨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一个很高水平上的转折。上个世纪80年代,理论界做了很多“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的工作。所谓“正”就是回归正统本源。“反正”的工作今天还在做还在摸索。否定一样东西很容易,但确立一件东西很难,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最近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文艺思想的变化也很大。很多批评家都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其中就有回归艺术本体的问题,艺术语言的问题。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有油画的民族化、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化、艺术的生存发展,中国艺术如何与国际对话——在国际对话不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如何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传统的因素,同时又能让世界其他民族欣赏喜爱的国际化艺术样式和语言。围绕着这些问题,艺术批评如何能够找到自身的语言、概念、范畴和命题,这是中国现阶段艺术批评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东西方文艺理论批评都有自身的问题。从艺术史来说,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批评史,中国的传统文艺理论史,属于两大文化系统,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中国的艺术理论批评正面临着如何把两种文化财富融合的问题。能够提供给世界一个更加包容的、共享的、让人信服的,可以穿越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信仰、语言障碍、共同接受的理论。

      今天的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工作者在30年里吸收了不少东西。一些中国的研究西方艺术理论的学者说我们是匆忙上阵,主张要深入研究和吃透西方艺术理论,这没有错,但学术上事实上是需要“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相结合。现在,对于那些大胆设想的人来说,可以开始思考如何能够融合,建构一种共享、包容、面向未来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