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集
  • T8:钱沿广角
  • 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缩力度并不大
  • 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诚聘金融英才
  • 基金核心投研人员变更对业绩有何影响
  • 浑水公司
    想摸什么“鱼”
  •  
    2011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缩力度并不大
    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诚聘金融英才
    基金核心投研人员变更对业绩有何影响
    浑水公司
    想摸什么“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缩力度并不大
    2011-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若愚

      综合考虑财政存款和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不大。从前4个月流动性变化看,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和财政存款在3月份减少较多,1月份和3月份总体流动性还略有增加。

      ⊙李若愚

      

      6月14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第六次上调。年初以来,存款准备金率每月上调一次,在时点选择上基本是在每个月中旬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央行公告宣布上调,宣布后,再过一周实际执行。看似准备金率的密集调整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缩力度很大,但如果综合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占款等其他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每月一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冲击并不大。

      目前,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投放的短期因素主要有:外汇占款增加形成的流动性投放、财政存款减少形成的流动性投放、公开市场操作形成的流动性净投放、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增加等。造成流动性收缩的短期因素有:财政存款增加形成的流动性减少、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净回笼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形成的流动性冻结。今年以来,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密集上调,但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资金净投放,所以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冲击并不大。

      1、公开市场净投放流动性,正回购成为央行回笼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今年以来,正回购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作用明显上升,央行票据发行力度有所减弱。截至5月末,共发行央行票据37期,共8290亿元,其中3个月期限票据18期,3460亿元;1年期票据18期,4430亿元;3年期票据1期,400亿元。

      截至5月末,共进行正回购操作24次,共12500亿元,其中,7天回购1次,200亿元,14天回购1次600亿元,这两次正回购均发生在春节假期刚过去之后;28天正回购11次,8100亿元;91天正回购11次,3600亿元。正回购(尤其是28天正回购)的使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力度最大,可见央行更注重对流动性的短期微调。

      由于央票发行规模小于同期央票到期兑付规模,所以央行票据操作效果总体是投放流动性,而正回购操作规模大于同期正回购到期规模,所以正回购操作效果是回笼流动性。总体来看,前5个月除3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实现流动性净回笼外,其余各月均为流动性净投放。

      2、财政存款快速增长,形成流动性回笼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双双快速增长,但财政收入规模始终大于同期财政支出,造成财政结余持续攀升,财政存款快速增长。今年前4个月,财政存款累计增长8628亿元,同比多增长2664亿元。财政存款增加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财政存款减少则相应增加流动性。上半年财政存款的快速增长造成流动性减少的规模较大。

      3、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形成流动性投放较多

      今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我国加大进口等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规模有所收缩,2月份甚至出现逆差。前5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9.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8.05亿美元。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好转影响,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所回升,前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08亿美元。总体来看,双顺差规模稳中有降。

      不过,在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略有收缩的情况下,银行结售汇顺差仍在扩大,通过外汇占款形成的流动性投放增长在加快。据外管局统计,银行代客累计结汇5056亿美元,累计售汇3268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17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497亿美元。前4月外汇占款累计新增1434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52亿元。银行结售汇顺差和外汇占款保持快速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收缩形成反差,这侧面反映出今年上半年热钱仍在快速流入我国。

      4、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规模较小,对流动性影响有限

      2006年5月,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国库现金管理。主要内容为将中央国库现金通过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市场化运作,实现国库资金的有效利用。在国库现金管理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

      其中,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在银行间市场中,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商业银行总行等进行定期存款招投标。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事实上是资金从国库流向商业银行,相当于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目前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规模较小,对流动性影响也不大。2010年共开展了11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累计金额3096亿元。今年前5个月,共开展4次,共1300亿元。从操作情况看,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需求量比较大,这对资金较为短缺的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是有益的补充。

      今年上半年每月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每次约冻结流动性3500-4000亿元。由于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总体保持流动性投放,综合考虑财政存款和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不大。从前4个月流动性变化看,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和财政存款在3月份减少较多,1月份和3月份总体流动性还略有增加。(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