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记者 乐嘉春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之际,借鉴境外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的经验与教训,对尚未起步的上海国际板市场发展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借鉴,失败的教训我们也要吸取。
其实,所谓“国际板”并非创新,境外许多证券交易所早已允许海外公司挂牌交易。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统计,截至2011年4月,在目前全球52个会员交易所中,75%的证券交易所都有境外企业上市(即国际板)。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证券交易所中,只有中国与印度的证券交易所没有境外企业上市。当然,在众多境外证券交易所推动海外公司上市发展进程中,伦敦、纳斯达克、纽约和新加坡等证券交易所较为成功,日本等地证券交易所相对不成功。
那么,诸多境外证券交易所推动和发展境外企业上市(国际板)的经验与教训,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思考之一,要高度重视国际板的风险防范。我们应当采取试点方式,稳步推进国际板建设,同时做好相关制度建设安排,避免国际板可能带来的相关市场风险。
在笔者看来,重视国际板的风险防范,主要体现在上市标准与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制度建设上。首先,国际板应当设定一个较为严格和较高的发行和上市条件(上市门槛),这很重要。我们不能模仿欧美等海外成熟股市对海外公司的上市门槛较为宽松,甚至亏损的海外公司也能上市。相反,由于国际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其上市门槛较高且严格理所当然。比如,信用评级较高、公司管理机制较为规范、业绩优良及有定期分红记录的全球500强企业,并且其上市资产为境内经营实体,募集资金最好也留在境内等。这样,可以大大消除投资者对国际板上市公司只是奔着“圈钱”而去的市场疑虑。
另外,由于国际板上市公司大都已在欧美等海外成熟股市中上市,受过更多和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和市场监督,特别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要求非常高。在吸取海外成熟股市对上市公司持续严格监管的成功经验同时,国际板还应对上市公司的境内外信息披露保持有效性、同步性和一致性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只要在上市门槛和信息披露等制度建设方面把好关,我们就可以有效避免或防范国际板可能带来的特殊风险。
思考之二,鉴于欧美等海外成熟股市非常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吸取它们如何保护本地投资者利益的成功经验,从制度上对国际板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约束,也是国际板开启之后最令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投资者可以获得国际板上市公司境外注册地国家或地区的司法保护;其二,如果国际板上市公司发生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我国证券法将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其三,由于国际板上市公司也受到境外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这将有助于维护境内投资者的权益;其四,证监会和交易所与境外监管机构、交易所建立监管合作机制,协同配合提高监管成效,加大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由上述分析可见,投资者投资于国际板上市公司基本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另外,由于海外成熟股市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更为严厉,这将推动境内对投资国际板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利益保护工作,也可能会给目前A股市场带来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示范效应。
思考之三,减轻国际板上市公司负担,努力保持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日本东京交易所在“国际板”发展方面留给我们的教训非常深刻,除了日本交易所各项制度设定过于繁琐,跨国上市公司无法筹资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交易所上市成本及维持成本过高,这是导致日本交易所境外企业上市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此,在保护本地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在不断完善国际板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当适当减轻国际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消除其维持成本过高负担。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本土投资者有投资国际板股票的兴趣及境外企业有上市的积极性等有利因素,保持上海国际板市场的竞争力及吸引力,推动未来国际板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