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嘉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会
王 建 秘书长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
孙淮滨 主 任
○清华大学
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袁钢明 研究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徐 策 助理研究员
“三荒两高”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一局面带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将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本报记者近日奔赴各地,进行了持续一周的深度报道,以求摸清现状,获得解决之策。今天,我们又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就“三荒两高”这一局面的形成、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问题,作进一步分析解剖,以此作为本次系列报道的总结。
⊙记者 周鹏峰 陈俊岭 ○编辑 王晓华
“三荒两高”局面短期内难扭转
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中小企业面临“三荒两高”,这一局面是长期痼疾的一次累积集中爆发?还是一个短期阶段性的现象?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您觉得这一局面还将持续多久?
王建: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三荒两高”问题,并不是长期累积因素的爆发。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是明确的,近年来民营企业更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因此从政策层面而言,国家对民营企业是没有歧视的。因此,我认为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并不存在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认为“三荒两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有继续推进的必要,如当前银行信贷过于倚重国有企业和政府项目,而对于非国有企业则比较谨慎。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危机时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国有企业和有政府背景的大企业,不容易倒掉。因此,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获得银行资金支持方面更为困难。
至于“三荒两高”局面会维持多久,从宏观经济走势上看,我认为并不会很快结束,我曾在多个场合阐述一个观点:从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将连续三年下行。因此,这一局面在未来两、三年都不会很乐观。
但是现在似乎有了一些转机,因为自去年首次加息以来,都是“两率齐动”,今年四月以后更倾向于“只动一率”,即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轻易使用加息这一工具。如果继续紧下去的话,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在我看来,今年三季度将是宏观政策的观察期,下半年“三荒两高”的紧张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善。
徐策:“三荒两高”现象是对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生产和发展环境的一个概括性描述。应该说,这既带有阶段性的内涵,同时也是长期依靠传统发展模式求生存的过程中积累的矛盾的爆发。
以“用工荒”为例,随着在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逐步弱化,势必导致劳动力供给紧张,这就是我们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特征。以“电荒”为突出表现的煤电油气运供应紧张,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能源产品消耗过多的客观事实。然而,进一步讲,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劳动力投入、资源能源消耗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势必会带来各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上升。这也深刻反映出,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此外,“三荒两高”也从体制层面上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存在一些问题。
“钱荒”表面上看是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的,但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金融效率较低、面向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电荒”反映了我国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用工荒”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发育有待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体制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深刻矛盾;“高税负”实际上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政府的态度。政府分割的较多,反映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上存在问题。因此,“三荒两高”既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更是一个长期矛盾的爆发。这一局面的持续性有待于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调整,真正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则有待于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孙淮滨:今年以来,由于煤、电、油、运等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银根收紧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部分以出口为主的中小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处于盈亏边缘。据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一季度纺织行业财务成本同比上升40.2%,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7.6个百分点。
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三荒两高”问题,应放在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下审视。与2008年不同,当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所带来的是出口压力,现在是国家要从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扩张性政策回归到常态。目前来看,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至于这一局面还会维持多久,就要看宏观经济走势和国家调控的效果了。
袁钢明:有一种观点认为“电荒”、“用工荒”是经济过热的表现,由此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政策措施,但如此一来就会产生“钱荒”,而资金紧缩就会造成经济下滑,所以前两个“荒”与“钱荒”是矛盾的。
不过我认为不存在“电荒”和“用工荒”。因为现在电力的增速很低,4月只有11%左右,所以说不存在电力需求过旺导致供给不足,而是煤炭价格上涨过高,电力企业亏损不愿发电,且所谓煤炭价格上涨过高,也不是经济过热导致对煤炭需求过旺,而是国际上能源价格提高推动国内煤炭价格的提高。现在电力改革仍不合理,电力企业还希望国家干预,用计划价格供给煤炭,所以现在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电力企业消极怠工。
我也不认为现在存在“用工荒”,“用工荒”是指企业大量开工需要大量劳动力,但实际上有些民营企业,过去以低工资生产,对劳工的福利不太注意,当工人要求提高待遇时,他们又不愿意承担更高的成本,从而导致“用工荒”,应该说,现在所谓的“用工荒”是低工资低待遇的劳工缺乏。
但我认为资金紧缺确实是普遍的,且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资金过度紧缩导致的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下滑。
不过,用“三荒两高”概括目前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很贴切。因为电力、资金、用工等要素的供给方面确实是紧缺的,也说明经济运行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这是深层次、长期存在的问题,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大型企业在中间反而受益,比如说他们从来没有感觉资金紧缺,即使出现“电荒”,他们也不会受到电力拉闸的限制。
“三荒两高”将拖经济后腿
上海证券报:“三荒两高”局面将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比如对CPI、GDP等各项经济指标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袁钢明:5月的M2增速已经降到了15.1%。2008年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当贷款或货币增长速度降到15%以下,经济就会出现急剧的下滑,企业会出现大面积倒闭,现在又到这个时候了。
现在紧缩造成经济增速下滑过度,如果再不进行扭转,而是任这种趋势在下半年继续加剧,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就会重演2008年的那一幕。2008年的经济下滑不仅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我认为也有当年6、7月我们紧缩过度的原因,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反省这个教训。
徐策:当前所面临的局面将从几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第一,影响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生产主体的99%以上,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层面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小企业在“三荒两高”的环境下,利润不断摊薄,甚至生产无法继续,这就必然会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影响政策的连续性。当前的局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很有可能导致刺激性政策退出方面出现犹豫,进而导致调结构、转方式工作难以推动。第三,对物价的影响。“三荒两高”综合起来反映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在较高的成本环境下运行,从政府角度探寻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改革不到位,从企业自身角度探寻到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王建:相比“三荒两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就业问题,因为中小企业容纳了我国大部分的就业,如果它们支撑不住纷纷倒闭,就业与民生就成问题,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和社会稳定。
企业应调整自身发展战略
上海证券报:据了解,在“三荒两高”背后,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盲目扩张的原因。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今后应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免今后再度遭遇这类冲击?另外,是不是也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现在的局面,即这一局面有可能会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应如何在困境中把握这一机遇?
孙淮滨:宏观政策从扩张回归常态,必然会带来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对中小企业而言,宏观环境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因此不能一味地怪罪和抱怨,而要从积极的角度寻找对策,要有“过紧日子”的准备。
由于纺织行业是传统行业,收入待遇与劳动环境难以满足新型农民工的需求,从而导致纺织行业招工难、留人难,这都逼迫我们要积极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减少对用工的依赖。从某种程度来说,当前所面临的“三荒两高”困境,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当然,在呼吁国家重视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同时,中小企业也需要学会自救,要“两条腿走路”。中小企业要在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上做一些调整。比如,中小企业间可以建立资金互助,从而降低来自银行的融资比重。
徐策:导致“三荒两高”出现也有部分企业自身经营盲目扩张的因素,这主要是在资源价格体制尚未改变的条件下,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改变;与此同时,央行贷款利率仍然保持在相对低位的条件下,实际上保持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为企业盲目扩张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从企业自身的角度,面对当前经济环境,要利用好倒逼机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升级,增强未来持续性发展动力。
王建:对于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政府要明白哪些事情自己该做,哪些事情需要市场来解决。从某种程度来讲,企业倒闭正是市场淘汰机制的体现。
现在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对企业而言实际上也是一件好事。好企业正是在这一优胜劣汰的市场过程产生的。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强调中小企业的困难。
呼唤深层次体制改革
上海证券报:中小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在当前“三荒两高”的背景下,已经有一些企业不堪重负,处于破产的边缘。您认为怎样从根本上解决“三荒两高”问题?
徐策:如何应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这次危机。这次危机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那么按照“十二五”时期的宏观调控思路,调整经济结构是检验宏观调控效果的根本性标准。而调整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要付出部分落后、低效企业退出市场的代价。因此,在政策上,仍然需要坚持刺激政策退出的进程,更加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而避免行政性货币政策的调控,着力于维护市场竞争和资源获得的公平性。
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健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营造服务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环境;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培育一支与我国制造业大国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大军。只有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才能根本改变“三荒两高”的局面。
王建:一般而言,货币政策半年内就能见效。我们从去年10月就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了,但现在还没有见效,如5月份的CPI价格再创新高,说明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胀意义不大,但却对“压增长”非常有效,这都在某种程度上继续恶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至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我一直在呼吁“财政政策要走上台前,而货币政策要退下去”,如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保证中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在通胀中不受损失。
孙淮滨:对于以纺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而言,融资的多元化结构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因此,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抑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这自然也会增加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适当地降低、至少不再提高准备金率,政策调控的手段可以多样化,从而增加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袁钢明:我认为现在的宏观政策最大的问题,是通过紧缩货币的方式来控制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为通常都认为中小企业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而通过目前的紧缩政策导致一批企业被淘汰正是结构调整的成果。我认为,正是有了这种观点,所以才主张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但现在的“钱荒”说明,紧缩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都已经产生了阻碍,资金紧缩造成中小企业的困境绝对不是个案,而是大面积存在。所以我认为当前资金紧缩已经过度了。而且我们要想清楚,靠紧缩货币不可能把物价很快降下来,倒是把中小企业逼到了生死边缘。
因此,我认为我们要改变观念。当前我们也更应关注中小企业,并以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作为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