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通胀
⊙李长安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5月份CPI达到5.6%,再创近期新高,通胀形势严峻。按照以往经验,遏制通胀必须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等。毫无疑问,加息对遏制通胀能起到直接效果。但是,如果市场机制不健全,那么货币政策的作用力也会大大减少。因此,现在应跳出用加息来治通胀的思维。
先来看相关情况。自去年年初以来,央行一共四次加息、十二次提高准备金率。经过十二次调整后,如今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21%的历史水平,冻结的资金总量近4万亿元,基本上将2008年年底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释放出来的基础货币回收完毕。
再加上连续四次的加息,资金成本的快速上升抑制了相当一部分的需求,市场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货币泛滥到货币短缺的转换。当然,考虑到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仍大大超过实物商品的全部市场价值,因此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的这根弦始终处于紧绷状态,紧缩政策在短期内并不会退出舞台。
然而,值得关注是,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打击下,我国的通胀势头并未因此而减缓,反而是愈演愈烈,并屡创金融危机后的新高。在一年半的时间里,CPI已经从1.5%上升到5.5%,提高了整整4个百分点。大多数的机构都认为,这个水平仍不是本轮通胀的最高点,在未来几个月CPI指数突破6%的可能性相当大。
事实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地依靠加息提准已经给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资金紧张,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显著提高,许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调10%,更有银行上调20%~30%的也并不鲜见。
在正规融资渠道面前碰壁后,一些中小企业只好求助于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融资机构。但大大高于正常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贷款利率,又使本来负担沉重、利润率不高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少数企业只好无奈地关门大吉。
此外,加息提准之后对银行的资金回流似乎也并不明显,在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时候,.储蓄分流态势十分明显,比如据央行统计,今年4月份四大银行存款减少近5千亿,而5月份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再减少2784亿元。
一般来说,通胀的形成主要有需求拉上型与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目前的通胀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型通胀,既有需求拉上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动的因素。因此,从未来的政策选择来看,依靠加息提准来治理通胀仍有必要,但更应该创新调控思维,从导致通胀的根源上入手,紧紧牵住推动通胀的“牛鼻子”。
考虑到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殊机理也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从某种程度来讲,如果要治理目前通胀,必须超越依靠加息提准的惯常思维,从体制的深度进行治理,才能使通胀的根源得到清除。
首先,应加快政府体制的改革,坚决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症”,冷却长期无法得到遏制的地方政府投资需求。目前,在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冲动难以遏制,不但产生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形成了巨大的资金需求,成了通货膨胀的助推器。从历史上来看,每次治理通胀都是从遏制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入手,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中后期、九十年代中期以及2006-2007年的通胀期间,实践证明这样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应尽快打破垄断,消除垄断高额利润,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我国的基础性产品如煤、电、油、运等行业,基本上都是由国有垄断企业所把持。这些垄断企业运用价格控制的力量,不断提高基础性产品的价格,甚至采取高收费、乱收费的方法,以期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基础性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成了物价不断上涨的基本动力。
最后,应实行大规模减税,减轻企业负担,以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利润稀薄,再加上税费负担沉重,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弱。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各类企业的税收占销售总额的平均税率为6.65%;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1.91%,其中民营企业更高达4.9%;税收占利润比率为99.9%,民营企业则达到了119.6%的高位。高额税负通过价格机制最终落到消费者头上,并成为推高物价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