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地产投资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香港拟设立
    股价敏感资料披露制度
  • 紧缩效应显现 外资行迎五年宽限期“大考”
  • B股暴跌后迎来反弹
  • ■市场动态
  • 代销基金开闸 外资行积极筹备
  • 多路资本欲挺进基金第三方销售
  •  
    2011年6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香港拟设立
    股价敏感资料披露制度
    紧缩效应显现 外资行迎五年宽限期“大考”
    B股暴跌后迎来反弹
    ■市场动态
    代销基金开闸 外资行积极筹备
    多路资本欲挺进基金第三方销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紧缩效应显现 外资行迎五年宽限期“大考”
    2011-0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石贝贝

      紧缩效应显现

      外资行迎五年宽限期“大考”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于勇

      

      首批外资法人银行本地注册距今已四年有余,在经历过金融危机导致的短期停滞之后,2010年在华外资行再次迎来增长。除市场份额、员工和网点数等提升外,在华外资行也出现了侧重于零售、企业和投资银行、以及着重服务在华本国客户等不同的战略分化。

      

      五年宽限年末到期

      首先是贷存比达标“大考”。今年年末,外资法人银行贷存比达到75%上线的五年宽限期到期,而迄今公开消息显示,仅汇丰、花旗、渣打等部分外资行提前达到这一监管要求。

      此前,市场消息指,零售业务开展乏力的部分日韩银行,恐难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贷存比达标。但,某外资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迄今为止,多数外资行对其在内地吸收存款的能力满意,而且,除大力吸收企业存款外,一些吸收个人存款能力欠缺的银行,可以通过采取降低贷款规模的方式来贷存比达标。

      “还有多拉企业存款、同业拆借、以及母公司注资等好多方法来帮助贷存比达标。”上述外资行人士说。宏观金融环境对外资行在华发展也形成压力。今年年初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紧流动性的政策、以及2.5%的最低贷款拨备率等严格监管要求,均被认为是影响外资行发展和利润的重要因素。普华永道昨日发布的一份对在华外资行的调查报告称,75%受访银行认为流动性紧缩已经影响到其贷款业务,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所带来的影响也即将显现。

      花旗中国消费金融业务总裁周永赞近日也对媒体表示,注意到紧缩流动性对信贷投放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形成压力。但就花旗而言,他说,由于该行流动性充足,依然有能力从信贷、服务和产品等多方面对客户形成支持。

      

      债券市场机会大

      “未来三年外资行的重点产品领域将集中于债券市场、跨货币掉期业务、利率掉期业务,以及私人银行、投资产品、房屋抵押等方面。”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昨日表示。

      普华永道昨日发布的调查称,过去数年,外资行在华批发业务中占比最高的一直是债券市场业务。而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人民币资金获准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市等推进,人民币相关的服务需求都会提升,境内外均有网络的外资行将从中受益。

      上海银监局4月下旬也表示,2011年预计外资行会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创新、银行间市场承销业务发展、以及发挥国际网络优势帮助客户“走出去和走进来”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

      容显文还表示,外资行在选择适合中国的业务拓展方式时,主要会考虑通过自身增长、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以及成立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等。此外,预计未来三年外资行在华收入会持续增长。其中,有22家受访外资行预计2011年年收入将增长20%至50%,5家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00%。

      普华永道昨日提供的数据还显示,2010年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再次增长,从2009年的1.7%增长到2010年的1.83%;受访的42家外资行预计员工总数在2014年将达到5万余人。其中,核心职位人员,如合规人员、客户关系人员和金融顾问会经常成为猎头的对象。此外,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2011年年工资上涨幅度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