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地产投资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 股市转机在哪里
  • 我国投资者结构与投资行为有新变化
  •  
    2011年6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股市转机在哪里
    我国投资者结构与投资行为有新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国投资者结构与投资行为有新变化
    2011-0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翔 郑云娟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0年度科研课题获奖成果选刊

      本文获“中国证券业协会 2010年度科研课题(投资者教育)”一等奖。原题《境内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特征与投资者教育模式创新》。这里摘要刊登其部分内容。

      ⊙李翔 郑云娟

      

      境内投资者结构的基本特征

      根据调查数据,关于境内投资者结构及投资行为的基本特征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中青年构成投资者主体

      调查结果显示,25-44岁的投资者构成了投资者主体,占到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4.43%。其中25-34岁的投资者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9.70%,35-44岁的投资者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4.73%。此外,45-54岁的投资者占到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9.88%,而55岁及以上的占10.87%。25岁以下的投资者所占比例最少,为4.82%。

      (2)教育程度:近85%的投资者拥有中专及以上学历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投资者中大中专学历占43.60%,本科学历占37.8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14%,三者合计为84.54%。

      (3)职业分布: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

      调查显示,投资者职业分布十分广泛,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员构成了投资者主体。其中企业一般职员占比为38.09%,自由职业者占比为14.05%,公职人员占比为11.67%,离退休人员占比为8.83%,企业高级职员占比为8.39%。而农民、在校学生和下岗人员合计占比不足3%。

      (4)收入分布:中等收入投资者占绝对多数

      参与调查投资者中,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其中49.33%的投资者月均收入在1600-3200元之间,19.81%的投资者月收入在3200-6400元之间,17.66%的投资者月收入在800-1600元之间,而月均收入低于800元、在6400元到1万元之间及高于1万元的投资者占比均不足10%,分别为3.65%、5.33%和4.23%。

      (5)地域分布:95%以上投资者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

      由于县级市的城市各项指标缺失较多,证券营业部也多集中在地级市,本次调查只针对全国城市中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做调查。所以从调查结果来看,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投资者分布较多,占到了全部投资者的90.66%,县级市投资者占7.84%,而乡镇和农村投资者仅占1.06%和0.44%。结果大体反映了我国投资者的地域分布情况,但投资者整体中县级及以下投资者所占的比例应该高于当前调查结果。

      (6)股票资产:85%的投资者在30万元以下

      调查显示,投入资金量在2万元以下、2-5万元、5-10万和10-30万的投资者比例相近,均略大于20%。总体来看,投入资金量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比为64.83%,在30万以下的占比为85.08%,中小投资者占投资者的绝大多数。

      综合以上六个各分项调查结论,那就是,25-44岁的投资者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4.43%,拥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投资者占84.54%,工薪阶层占60.74%,中等收入投资者占69.14%,居住在大中城市的投资者占68.77%。这说明了当前我国投资者构成呈现以下特点:以中青年为主,多为大中专以上学历,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多分布在大中城市。

      

      境内投资者行为的基本特征

      根据上述投资者综合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得到有关投资者投资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发行或结论。

      (1)近四成投资者2007年之后入市

      参与本次调查的投资者2000年以前进入股市的比例最高,占到33.42%, 其次为2007年入市的投资者占到参与调查总数的24.84%。我们将2007年及之后入市的投资者定义为新增入市者,这一部分人占到参加调查投资者的38.56%,其中2008年以后入市的占13.72%。一般来说新入市者的投资时间较短,市场经验较少,对其加强投资者教育十分必要。

      (2)新增入市者集中在中青年及中等收入群体

      对不同入市时间投资者的年龄结构和收入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在2007年之后入市的投资者中中青年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图8所示。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投资者群体中,收入水平较高者在2006年及以前进入股市的比例较高,而收入水平较低者在2007年及之后进入股市的比例更高。

      (3)超40%的投资者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

      调查显示,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42.69%的人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22.11%的人表示不确定;19.59%的人表示两者没有偏倚;而表示以技术分析为主,基本面分析为辅的投资者占15.61%。

      (4)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换手频繁

      调查显示,在股票投资时,16.31%的投资者平均5天换手一次或更短,27.91%的投资者平均1个月左右换手一次,23.82%的投资者平均1至3个月换手一次,15.36%的投资者平均3至6个月会换手一次,平均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仅占16.60%。总的来看,参与调查投资者中,持股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仅占32%,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长期投资者占比较小。

      交叉调查显示,整体上看,2008年之后入市的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少于其他时间入市的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3个月及以下的投资者占2008年以后入市投资者总体的74.73%,说明入市晚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频繁换手。

      从统计数据看,以技术分析为主的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时间最短,持股三个月及以下的比例占到了该类投资者的83%。而分析方法不确定的投资者中长期投资者的比例相对较高,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占到该类投资者的29.37%,为四类投资者中的最高比例。

      (5)交易方式:超八成投资者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网上交易已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参加调查的投资者中选用网上交易的占到了83.11%,选用营业部现场交易和电话委托交易的分别为8.79%和8.10%。

      (6)投资者投资行为与投资收益

      交叉调查显示,不同时期进入股市的投资者群体2009年以来的收益情况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2000年以前入市的投资者中盈利的比例最高,占到了该类投资者的42%。而2007入市的投资者中亏损的比例最高,占到了该类投资者总数的37%。

      从统计数据看,换手较频繁的投资者盈利的比例较高,其中平均5天换手一次或更短的投资者中盈利的比例占到了44%,而平均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中盈利的人数仅占该类投资者的28%,亏损人数达到了43%。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投机性质。

      在对股市新品种的参与方面,表示没有参与过和偶尔参与的投资者均为45.90%,而表示经常参与的投资者仅占8.21%。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投资者对股市新品种的参与度仍然较低。

      在表示参与过股市新品种投资的1483名投资者中,盈亏基本相抵的投资者占40.73%,总体盈利的投资者占32.43%,总体亏损的投资者占26.84%。

      (7)超八成投资者有过追涨杀跌操作,难以带来良好收益

      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曾有过在股票上涨时买入,股票下跌时卖出的操作,其中表示偶尔这样做的投资者占到65.87%,表示经常这样做的投资者占15.03%。而表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的投资者占19.19%。

      此外,通过交叉分析发现,追涨杀跌往往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从来没有进行过追涨杀跌操作的投资者中,09年以来盈利的占41%,亏损的仅为27%。而经常进行追涨杀跌操作的投资者09年盈利的比例仅为29%,亏损的比例达到了43%。偶尔进行追涨杀跌操作的投资者09年收益情况位于这两者之间。

      

      主要结论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有关境内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的主要结论:

      一是2007年之后新增入市者近四成,且呈年轻化特征;2009年以来投资者收益状况明显改善。

      我们将2007年及之后入市的投资者定义为新增入市者,这一部分人占到参加调查投资者的38.56%,这些新增投资者偏年轻,集中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回暖,投资者投资收益状况也比08年大为改观,09年以来盈利的投资者达到34.15%。其中2000年以前入市的投资者中盈利的比例最高,占到该类投资者的42%。

      二是超四成投资者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换手频繁,而高换手率者2009年收益较好,体现市场的投机性质。

      调查显示,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42.69%的人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此种基本面分析方法凸显“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了频繁换手,持股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投资者占比达68%,而持股时间不到1个月的投资者占比近45%。

      三是多数投资者都有过追涨杀跌操作,一定程度上了加剧了市场的暴涨暴跌,而该种操作难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

      调查结果显示,80.81%的投资者曾有过在股票上涨时买入,股票下跌时卖出的操作。而追涨杀跌操作往往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

      四是资金量较小的特别是5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股市投资风险意识相对较弱。

      (报送单位: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