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特别报道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公司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个税改革的智慧
  • 放行地方债须全面考虑风险防范机制
  • 可否尝试非对称性升息?
  • 风险转嫁中国 力拓欲启用月度定价
  • 怀疑、看低中国银行业的理由经得起推敲吗
  • 食品添加剂信息永不对称
  •  
    2011年6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个税改革的智慧
    放行地方债须全面考虑风险防范机制
    可否尝试非对称性升息?
    风险转嫁中国 力拓欲启用月度定价
    怀疑、看低中国银行业的理由经得起推敲吗
    食品添加剂信息永不对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可否尝试非对称性升息?
    2011-06-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如果现在有人说,中国股市是被存款准备金率“绑架”了,恐怕会有不少人是同意的。因为今年央行每次提高准备金率后,股市都出现了下跌。上周,央行宣布今年第六次提高准备金率,消息刚公布,尚在交易的香港股市立马下跌百余点。次日沪深股市开盘后,同样也是一波破位下行的走势,并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最低点,沪市综合指数还封堵了去年9月底10月初形成的向上跳空缺口。此后一直到商业银行结束上缴追加的准备金,股市一直在下跌。

      为什么提高准备金率对股市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说白了,因为提高准备金率是直接冻结商业银行的一大笔资金,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原来就已很紧张的资金供应格局,对股市自然形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一直有人担心连续提高准备金率这剂药是否太猛,会对实体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准备金率升至20%以后,实际上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再要提高的话,对经济的冲击就比较大了。因此,一度市场上有过提高准备金率可以缓一缓的呼声。但是,央行有关官员对此明确回应:提高准备金率没有“绝对上限”。于是,5月CPI指数一公布,准备金率就提高到了21.5%,实在也是顺理成章。

      其实,就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央行还有价格工具可以好好用的。现在CPI涨幅已高达5.5%,负利率十分严重,可以说升息是水到渠成之事。再说了,现在的利率才3.25%,属于历史上的低水平,而准备金率则早已经多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显然,相比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更有可操作性。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还是选择提高准备金率,显然是把数量手段视为调控的重点,表明其不太愿意使用价格手段。

      当然,站在央行的角度,这样做是有其自身的理由,可能是担心如果升息,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比较大冲击。特别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他们拿到的贷款本身利率就向上浮动了不少,而且贷款中的相当部分还被要求再存回银行,因此实际利息负担已很重了。提高利率,的确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会导致借不起,也还不起银行贷款的结果,最终影响银行的经营。

      那么,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应该说是有的,这就是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即提高存款利率,但对贷款利率则少提高乃至不提高。今年前两次升息,实际上都是存款利率提得多,贷款利率提得少,已经有点非对称性升息的味道了。只是幅度有限,并且由于活期存款利率只是微调,结果还使得银行净息差扩大了,所以市场对此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但在今天,如果比较大力度地实现非对称性升息,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这可以缓解负利率过于严重的局面,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冲击,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行。还有,实施非对称性升息以后,也能改善股市上投资者的预期,弱化大家对准备金率持续上调乃至“超调”的担忧,避免因为提高准备金率而导致股市资金的非正常外流,从而对稳定市场起到某些正面作用。

      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会减小,这会有损其利益。实际上,我国银行的净息差是偏大的,这使得银行得以在行政保护下运行,本身就是市场化程度不足的表征,本就不合理。再说了,现在存款利率如此之低,居民存款储蓄欲望很低,银行为了吸引资金,不得不发行高息的理财产品。客观上,标准存款利率对社会资金的覆盖范围已变得有限了,就是提高利率,也不至于实质性地增加多少银行的负担。反过来,这样做毕竟是让调控又进了一步,而且客观上也是向市场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即央行开始关注企业的资金负担,不希望企业业绩下滑过大、过快。而所有这些,无疑对股市都是属于利好。因此,在这个角度上看,投资者是期待着一次非对称性升息的。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