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宏文
基金发行难已然不是新闻,这个专栏也涉及了多次了。上周和业内交流的最新信息是,目前整个行业已经对基金发行的预期降低到相当的地步。对于新基金公司来说,20个亿可能就是可以抚胸长舒一口气的数字,而对于普遍的基金常规产品的时候,非重点产品只要成立就行。
“只要成立就行”这个说法对于行业内的人士是有点刺耳的。对于一直以规模为第一要务的基金公司来说,对于齐聚其中有诸多事业理想的行业精英来说,成立或许是个太低的门槛,甚至低得有点放纵行业自己的味道了。
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这却可能是个对的开始。
理由之一是,如果真的基金发行数字降低到成立,那么可能意味着过去那些“垫过桥资金”,“冲规模”的不合理做法大为收敛。尽管成立规模或许并不意味着一点水分没有(有些公司的个别产品还是吃力的),但是水分大为缩减是可以预期的,这对行业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思维逻辑应该是“长线思维”,投资需要长线,公司战略需要长线,人才和机制需要长线,而销售营销也应该长线。短期内冲出来个规模的“蓬头”,再在某个时候,突然之间如狂风般撤走,这对投资经理是个很大的干扰,对于那些在基金里长期坚守的投资者也是一种骚扰。
所以,我们的一贯观点是,基金管理人应该尽量降低体内短期的资金波动,尤其是有组织的机构套利行为,应该坚决受到公司和行业的限制,而发行数字的降低,或许是个好的开始。
理由之二是,如果真的基金发行数字降低到成立,或许是意味着A股基金行业中,以往的“IPO drive”的异化现象的结束。
对于国际的基金管理人而言,中国基金的首发规模的巨大,始终是无法理解的一个现象。因为,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投资一个从没有历史业绩记录的基金是个风险较大的事情,而投资一个运行已久的基金则风险较小,投资者弃旧买新,其实就如同宁可开着故障车上道一样,是个投资世界难以理解的“逆向选择”事件。但是它在中国境内的基金发行上,新基金始终是好卖的。
如果基金规模真的降低,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理由之三是,发行规模的降低或许意味着基金上下产业链的重塑,对于基金行业来说,发得少,可能意味着活得更好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