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亚夫
再过两天,就是7月份了。尽管6月的经济数据要到下个月才能公布,但前5个月数据已悉数披露,基本情况也众所周知,加上6月份的经济运行几成定局,因此,现在已有条件对上半年经济金融打分了。由于今年头两个季度正值“十二五”开局,所以这半年来经济运行状况格外引人注意。
那么,该给上半年我国的经济金融打几分呢?
这不容易打。总的感觉是,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结构调整挑战不小,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新矛盾增多,要给上半年经济打高分有难度。因为,无论从物价和房价,还是从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以及从实体经济运行和企业家、银行家与老百姓的感受来看,都预示了“十二五”开局比想象的更难。
首先从物价谈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自去年11月超过5%之后,已连续7个月在4.6%以上运行,最近三个月都超过5%。好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近两个月已出现掉头向下走势,但仍在6.8%以上。因此,价格走势总体仍不太乐观。
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又如何呢?据央行对2季度储户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6.8%,这是自2009年第2季度以来持续8个季度下降过程中的第二个最低点。面对未来物价涨势,老百姓的预期在2008年第4季度出现拐点后一直处在波浪式上升之中,现在也有45.4%。
再来看房价。央行的2季度储户调查报告也显示,有74.3%的居民认为,当前的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这是自央行设立该项目调查以来录得的较高数值。对于房价走势,只有18.9%的被访者认为下半年或许会降,但未来三个月内有购房意愿的只有14.6%,老百姓的观望情绪浓厚。
老百姓为什么对物价不满?对房价也难以接受呢?除了物价和房价本身的问题外,还与对当期的收入感受和未来的收入信心有关。2季度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4.1%,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5.3%,这两个数值都是自2006年来偏低的记录,表明老百姓对收入预期信心不足。
说到金融市场,近来最明显的情况是缺钱和资金偏紧。据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报告,近几个月来,为对抗通胀、抑制信贷冲动和回收外汇占款,央行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紧缩措施,致使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困难,资金在表外寻求增值的冲动也日益增强。
根据央行的相关表述,央行从今年起把调控社会融资总量和逆周期操作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思路,以期处理好调结构、保发展与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但现在的情况是,物价涨势未减,结构调整更趋复杂,经济增速又在下降,资金则从不久前的泛滥到现在的紧张,货币政策效果正受到多重考验。
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年初以来,沪深股市的表现再次让投资人感到失望。特别是沪市,在去年成为全球第三大表现最差的股市之后,今年并没有好转。截至6月28日收盘,沪综指比年初开盘下跌了1.7%。如此表现,怎么可能增加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呢?
再来看实体经济。最让人宽慰的是,今年上半年虽然“先旱后涝”,但根据农业部的消息,今年夏粮有望继续丰收。粮食是百价之基,粮食收成稳了,物价就有了保持平稳的基础。因此,对下半年物价趋势,与其奢望靠货币政策工具,还不如期待实体经济实实在在的产出。
由保障房建设及5月份新开工项目的再次大幅回升表明,投资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尽管有分析人士对长期偏高的投资率表示不满,但如果对中国各地区不平衡的情况有深刻了解和直接感受,也许就不会那么“书生”气了。
另外,尚有两个指标还算平稳,一是工业增加值指标,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这两个指标很平缓,表明经济运行还比较稳定。同时,再综合其他生产与消费指标,应该讲,上半年开局平稳,已很不容易。因为,当前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国内看,都处在历史的弯道上,要走过这段路,需要十二分地用心。
(作者系本报首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