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 ○编辑 杨晓坤
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话题是通胀,通胀能否得到遏制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6月23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文中有明确的答复:
“人们担心中国能否遏制住通胀,同时维持其快速发展步伐。对此我明确给予肯定的回答。物价快速上涨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已将限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推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奏效。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在连续七年的粮食增产后,中国目前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进口正在迅速增长。今年价格上涨将得到有力的控制,我们有这个信心。”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通胀拐点往往酝酿着惊人的机遇。首先,回顾一下1993年至1995年国内迄今为止的最高通胀“洪峰”,1993年CPI数据是14.7%、1994年CPI数据是24.1%、1995年CPI数据是17.1%,此轮通胀的峰值出现在1995年7月,因为1995年7月1日达到这轮“加息”巅峰,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2.06%,当时调控没有采取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数量手段,而是采取了财政保值贴补的价格手段,但是保值贴补是挂钩每月公布的CPI数据对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进行补贴,换言之,三年期以下存款在当时肯定是负利率,同时若在通胀巅峰的1994年和1995年存入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也是负利率,因为1996年CPI数据是8.3%、1997年CPI数据是2.8%,三年后取款时就没有保值贴补了。1996年通胀回落之后,A股崛起一轮牛市。
再追溯美国的两位数通胀洪峰,在彼得林奇的回忆录中写道:1982年上半年对于投资者而言实在是太糟了,通货膨胀率、贷款基准利率和失业率这三率都飙升至两位数,生活在郊区的富人们忙着抢购黄金以对付通胀,购买猎枪以防身,囤积罐头以防食品短缺,有人甚至害怕经济崩溃后没有饭吃,只能自己钓鱼吃了。彼得林奇当时认为,只要经济不会崩溃,每个人只能靠钓鱼来填饱肚子这种噩梦就不会成为现实,因此他当时将资金全部投资在股票和长期国债上。1982年通胀随着油价回落,随后道指第二次站上千点,进而拉开了万点牛市的序幕。
如今,国际油价、金价跌了,去年的“蒜你狠”、“豆你玩”今年都蔫了,房价、钢价也在下降,因此通胀受控渐趋明朗。但是,受到5月旱灾、6月水灾以及猪肉价格回光返照的影响,6月通胀数据再创高点基本确认,因此现在情形与1995年极其类似,7月后通胀拐点才会出现。沪指3000点下方已是洼地,沪指2700点下方更是A股长期上升趋势线的下轨位置,借鉴历史,此时此刻投资者一定要多给自己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