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场]
带领证券业走出危局之后,证监会着手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指标管理制度,构建证券业日常监管的新体制框架,本报独家首发报道了这一重大监管思路的转变。对于作为日常监管体制框架重要组成部分的五类十一级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制度等,上海证券报全部获得第一信源信息,并独家进行了首发报道。
一篇篇扎实的新闻满足了市场的信息之渴,也奠定了本报在各大媒体机构监管报道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合治理攻坚阶段,除了报道新闻事实,对于行业改革和制度建设,我们也在进行思辨,当时的主要想法是,综治是治了,治过会不会再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一直与决策层和行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发现果然有很多基础制度在逐步跟上,保证和巩固了综治成果。”当时参与券商综治系列报道的本报记者回忆说。
历史同样以铁的事实做出了回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集中爆发,我国A股市场遭遇跌幅超过70%的重挫,多家老牌国际投行应声倒地的同时,我国证券行业却从容度过了这场风暴——危机期间行业保持健康发展,没有一家证券公司出现大的经营风险。
2008年12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对本报券商综治时期的系列报道做出批示,随后,证监会办公厅致电本报转达了庄心一副主席的批示——上海证券报对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组织的系列报道“值得肯定”。
“值得肯定”这四个字我们也从各方口中不止一次听到。“就是从综治时期开始,我们特别关注上证报的机构监管报道和行业报道,你们报道得及时、到位,也很客观。”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负责人曾这样说。
值得肯定——我们深深明白这四个字对于一家媒体、对于媒体人的分量之重。
从综治开始、从对综治的报道开始,我们逐渐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证券行业。
到2010年底,证券行业已有106家证券公司,4644家营业部,总资产19665亿元,净资产5664亿元,净资本4319亿元,管理客户资产16万亿元。与5年前相比,证券行业净资产增长8倍,净资本增长11倍,实现五年持续盈利;2010年营业收入比2005年增长15倍,彻底扭转了2003年到2005年行业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