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中行:
    三季度可能加息1到2次
  • 八家老基金公司
    上半年无缘发行盛宴
  • 机构一线
  • 老牌券商意欲革新 原安信证券副总裁加盟国泰君安
  • 博时基金:反弹有望持续
  • 预判下半年市场转好 7月股基发行势头见旺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中行:
    三季度可能加息1到2次
    八家老基金公司
    上半年无缘发行盛宴
    机构一线
    老牌券商意欲革新 原安信证券副总裁加盟国泰君安
    博时基金:反弹有望持续
    预判下半年市场转好 7月股基发行势头见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八家老基金公司
    上半年无缘发行盛宴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史丽 资料图

      ⊙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半年已逝,基金发行大战终于初见分晓,上半年新成立基金141只,然而在65家基金公司中,有8家老公司发行交了白卷。

      自去年新基金审批通道拓宽以来,“闪电、高速”就成为形容基金发行市场最贴切的字眼。

      据财汇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41只,是去年全年175只的80%;半年来新基金募集金额达2104亿元,同比增长106%,是去年全年3704亿元的57%。

      也就是说,虽然6月中下旬以来基金遭遇短暂的募集困局,今年新基金发行仍然借着数量的绝对优势再创高峰,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盛宴。

      然而,在无比热闹的基金发行市场中,有8家老基金公司竟无奈“缺席”。

      据了解,8家未发基金的老公司分别是益民、汇丰晋信、富兰克林、天治、天弘、宝盈、金元比联和融通。

      从这些基金规模来看,除融通基金规模近500亿元属于中型基金公司之外,其余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均排名十分靠后。其中,金元比联基金管理规模仅为10亿元,天治基金为40亿元,益民为60亿元。

      记者逐一了解以上8家“零”发行基金公司背后的故事发现,“不能发”和“不敢发”成为两大主要原因。

      首先,高级别的“换帅”成为基金发行空挡的最普遍因素,也成为基金“不能发”新基金的原因之一。

      虽然8家基金公司遍布京沪深三地,但包括益民基金、天治基金、金元比联和天弘基金等都是总经理以上的人员变动。除此之外,包括宝盈和融通基金也分别出现管理层变动。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家基金公司的股权出现变动或者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问题,监管层将会停批或者缓批该公司的新基金发行。

      业内人士分析,公司一旦涉及管理层变动,那么包括公司投研体系甚至销售团队都会迎来一场人事大变动,而投研体系和产品设计部门的重新整合更是直接会影响到新产品的报审和发行。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渠道的档期紧张也成为限制某些公司基金发行速度甚至“不敢发”的主要原因。

      “小行可能面临发行效率低下的风险,而大行渠道紧张,基金公司大都属于档期被安排的尴尬中。”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解释。

      对于一些管理能力低下,没有市场号召力的小基金公司而言,在高额的渠道成本下存在“越发越亏本”的可能,选择继续不发产品或许成为难言的寂寞。

      记者从证监会每周公布的基金审批申请进度了解,以上8家公司中有包括天治、汇丰晋信和富兰克林在内的3家基金公司其实早在4月或5月就已拿到新基金批文,其中天治基金还将于今日首发旗下成长精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