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热烈庆祝《上海证券报》创刊20周年
  • 吸纳民意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写在上海证券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热烈庆祝《上海证券报》创刊20周年
    吸纳民意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写在上海证券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写在上海证券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本报评论员

      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隆重纪念党的生日之时,上海证券报也迎来了自己20周岁生日。1991年7月1日,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轫之初,本报在上海黄浦江畔一间简陋办公室里艰难启程。

      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一项伟大的事业开始之时常常略显细微。90年前的“一只小船”承载了未来。今天,一个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同样,在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资本革命”已走过了20年,其肇始微渺。20年前,就像无法预见资本市场未来的飞速发展一样,当一张只印刷几千份的4个版的报纸在黄浦江边发行之时,人们无法预见到今天这张报纸的传播形态:一个初具现代多媒体传播方式,代表业态发展方向,具有强大话语权的财经大报,已与中国证券市场一道长大。

      过去的2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是一个见证中国经济崛起的资本大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证券报用20年的努力,在资本市场上留下了一道道足迹。

      我们是中国资本大时代的记载者。

      有一位伟大的作家曾说,人生的一大幸福,就是能为人类写一部书。20年过去了,我们和广大读者一起集市场的智慧,为中国资本市场写下了一本厚重的书。到现在已经出刊的近6000期报纸,就记载着这个市场的变迁。

      中国股市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20年前的今天,中国内地市场上市公司只有十几家,市值不足当时美国股市的1%,而现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200多家,总市值进入全球前列。如今,上证指数的涨跌牵动着大洋彼岸华尔街市场的起伏。

      作为记录者和传播者,我们看到这样的现实:除了制度安排本身对企业、资源、社会组织诸方面的影响之外,在财富观念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中国股市正在推进着社会民主进程。作为市场的载体,股份制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促进着民主的发展,使社会民主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已过亿,是欧洲多国人口的总和,是参与人数至多、社会影响至巨、牵动行业至广的全国市场。投资者自觉关心和监督企业和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关心国内时政,关心美国大选、伊核问题、朝鲜半岛局势。所有这些与他们的财产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在一个稳步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股市才能提供赚钱的可能。这个庞大的群体由衷地希望国家稳定、经济健康向上。这跟我们党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十分一致。

      因此,单就对中国的影响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业如中国证券市场这样影响着这么多人的财富观并带之以命运的变化。过亿的投资者群体出于对自己财富的关注,证券市场的发展可称为社会最大的稳定器之一。

      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飞速成长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的怀抱里完成的。上海证券报生逢其时,与市场一起成长,在记录20年的痛苦转型和探索中,见证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激情。

      我们也是资本大时代的建设者。

      在30年之前,中国的“精英”和读书人对代表契约精神的股份制的理解十分茫然和肤浅。中国股市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是创新的结果,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的结果。

      股市的本质之一就是契约精神。它以一种契约的形式存在,成千上万的人进行交易。这种交易的内在原因就是对一个企业进行市场化的估值,让一个公司从卖产品到以股权的形式卖出自己企业的未来。资本市场的出现形成了效益最佳、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推进创新,尊重契约精神,使市场一次次进步,就不能离开舆论的推动。

      不过,中国股市却是草根和平民化的。1992年小平南巡后市场进入新时期,历史命运开始蜕变成个人命运。投资,在给中国股民带来精神享受,成为很多人一生的事业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深刻体味了股海的残酷。在特定的历史大变局背景下,市场从弱小慢慢长大,时常处于徘徊和艰难期。对此,本报一直倡导市场培育一种宽容、怀疑、理性的批判精神:倡议社会各方共同维护“转型期”的证券市场的声誉,共同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始终做读者和投资者的朋友:面对现实,忠于理想,放眼未来。因而,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特点,本报具有更广、更高的视野,更具有对市场的建设性,或者说更富有时代的内涵,从而成为资本市场话语权的主导者。

      应该说,证券市场永远充满着人性的深度。在20年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聚敛财富的奢华,也看到了民生的憔悴;我们和投资者一起分享了投资的喜悦,也共同承受了市场裂变带来的辛酸。为投资者计,我们的笔,启智混沌,找寻智慧,探究未来;我们的笔力也揭露黑幕,鞭挞丑陋。然而今天面对读者,我们仍恐其不足。

      (下转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