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工信部积极支持
    无线电设备国产化
  •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十二五”规划发布
  • 北京财政注资100亿
    成立保障房投资中心
  • 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吡虫啉货紧价扬
  •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上接封一)
  • 医药商业巨头竞争白热化
  • 两巨头今起联手抬价 碳酸锂拉开上涨序幕
  • 沪上半年新房成交低迷
    全年土地收入或现负增长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工信部积极支持
    无线电设备国产化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十二五”规划发布
    北京财政注资100亿
    成立保障房投资中心
    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吡虫啉货紧价扬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上接封一)
    医药商业巨头竞争白热化
    两巨头今起联手抬价 碳酸锂拉开上涨序幕
    沪上半年新房成交低迷
    全年土地收入或现负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上接封一)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

      (上接封一)

      在某种意义上,读者就是作者。谁也离不开时代的要求,一个时代需要有包蕴时代内涵的报纸。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中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变化,作为报人不能违离对社会的深深关切、对社会时事的冷静洞察,作为报人的价值观与操守、识见和风骨、报德和报格不会变。

      我们同时还是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的担当者。

      在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影响力变化的必然趋势。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文明水平。就此而言,一个崛起的大国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资本市场,一个影响世界的资本大国无疑具有广泛的全球舆论氛围影响力。因此,财经媒体的责任便愈加显得紧迫而厚重。在穿越20年历史之后,本报与资本市场一样面临新的发展要求。

      放眼未来,中国正在承当更多的世界责任和义务。如同过去的20年一样,转型中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在世界渐起倾听中国声音的同时,你稍微留心一下海外市场的变化就会感到世界股市里的“中国元素”很多。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一起展示着全球性影响力,彰显着资本力量和国家意志。股市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实践平台和重要推手之一。而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具有国际定价权,从而在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正如华尔街日报刊载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的文章里所说,力量制约与均衡原理同样适用于传媒发展。就国际传播格局而言,当务之急是大力扭转广大发展中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秩序中的边缘化趋势,大力改变发展中国家媒体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大力增强发展中国家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表达权、话语权、传播权。

      某种程度上,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日益提升中国经济话语权。作为媒体,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应当担纲构建中国资本市场话语权的责任,世界也需要倾听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李从军指出,在文明的演进中,信息传播就像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重建国际舆论场规则和秩序的核心在于,适应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在传播多元化与表达多样性的基础上,修补人类沟通之桥的断裂,建造一座通向未来的信息之桥。

      成为一个国际话语权上的强国,是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标志着中国对于世界的经济影响力。

      在经历20年风雨磨砺之后,让我们和市场各界携起手来,打点行囊,现在出发。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全面交融作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