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报国”的国策建言者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王晓华
辜胜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虽然顶着一长串光彩夺目的头衔,但不少采访过他的记者都用“儒雅”、“质朴”、“亲和”来形容辜胜阻。
关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是辜胜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开始,他就率先将目光投向农民工、民营企业问题。
特别是在今年,在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三荒两高”困境之际,辜胜阻就此展开一系列调研,并在各种场合呼吁解决之道。
记者注意到,辜胜阻的微博所关注的五个话题中,“中小企业”被排在第一位。从6月19日到6月26日,他笔耕不辍地连续九谈“中小企业困境”,包括建言关注“僵尸”企业、善待新生代农民工,并建议政府出台六项扶持政策。
即使是在“两会”期间,他与本报记者畅谈资本市场之际,依然最关注新三板,希望这些金融创新能为中小企业谋出路。
事实上,辜胜阻所关注的领域绝不仅仅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个税改革、欧债危机、人口普查、城镇化……这些经济热点都在他的研究视野内。
与不少学者不同的是,关注经济热点不仅仅是为了学术研究,通过不同的渠道建言献策是他的另一个重要工作。
已连续19年参加全国两会的辜胜阻,曾任第八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身兼这些角色,长期以来,他对中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依托深入的调研成果,辜胜阻提交提案70多篇,大会书面发言近70篇,政协全体大会口头发言8次。其中《关于城市流动人口与农民工建议案》、《关于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案》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关于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等多项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辜胜阻就首次提出了“二元城镇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的设想被写进了有关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要“分类指导”的建议被2005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所采纳……
辜胜阻说,自己从政的哲学是“多学习少应酬,多干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多调查慎开口。”在他看来,表达意见是必要的,但是要谨慎,特别是要多做调查研究。
“民主党派要通过调查研究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提交给国家来参政议政,这样也能很好地实现自己‘以学报国’的理念。”辜胜阻说。
他建言献策的声音影响了数亿中国人,也为他赢得了“国策高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