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圆桌
  • 11:信息披露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圆桌
  • A8:基金·公司巡礼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金基金
  • “黑马归来”
  • 三季度投资策略速写:
    站在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上
  • 新华分红基金经理曹名长:我希望“笑到最后”
  • 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王卫东:赢在心态
  • 新华基金研究总监周永胜:灵活一点 “胜”人一筹
  • 震荡市炼真金 新华基金“中考”夺榜眼
  • 新华钻石企业基金经理李昱:用好奇的手掌触碰市场
  • 新华泛资源基金经理崔建波:做“有效率”的投资
  •  
    2011年7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公司巡礼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公司巡礼
    “黑马归来”
    三季度投资策略速写:
    站在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上
    新华分红基金经理曹名长:我希望“笑到最后”
    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王卫东:赢在心态
    新华基金研究总监周永胜:灵活一点 “胜”人一筹
    震荡市炼真金 新华基金“中考”夺榜眼
    新华钻石企业基金经理李昱:用好奇的手掌触碰市场
    新华泛资源基金经理崔建波:做“有效率”的投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华分红基金经理曹名长:我希望“笑到最后”
    2011-07-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丁宁 

      新华分红基金经理曹名长:我希望“笑到最后”

      ⊙丁宁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马拉松式的竞争中,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

      言语不多,谦逊低调。新华基金投资副总监曹名长给人的形象与其投资风格颇为相似。熟悉他的人如此形容:“老曹这人,追涨杀跌基本与他无缘。”

      “我的投资风格更偏向稳健,”曹名长自我评价道:“我认为做投资只有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更大的余地去获得其他的成就。做投资要谨记时刻以不要亏损来提醒自己。”

      稳健的投资风格,使得他的投资标的大都是价值型公司。翻看曹名长所管理的新华优选分红基金近一年的季报,其所持有的重仓股名单几乎没有太大变化,部分银行保险等蓝筹股成为其常年“座上宾”。

      曹名长告诉记者,之所以喜欢中等偏大市值票的股票,一是因为自己偏好估值低的股票,而成长型的公司估值往往偏高;二是大市值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业绩确定性也更高一些;三是因为看重这类大市值股票的流动性,重仓股需要流动性强一点的股票。

      “黑马是阶段性的,有时候你认为它是黑马,结果可能‘没有变黑’,也可能黑了没多久又变了颜色,”曹名长说:“与其冒风险把所有精力花在挖掘个别黑马上,倒不如去把握更多业绩增长较为稳定的白马。”

      不过,虽然更喜欢价值股,曹名长也不是完全排斥成长性股票。在长期优秀与短期领先的平衡过程中,曹名长亦会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成长股中适当寻找业绩爆发点。

      曹名长告诉记者,2009年初,他就选择了不少成长股,因为经过2008年的大幅下挫,那时候不少成长股既有一定的成长性,又表现出低估值的优势。“不过,持有的成长股在2009年上半年快速上涨之后,我又将那些成长股调仓为价值股。”曹名长笑道。

      特别是在经历了去年小盘股狂飙突进的行情之后,曹名长也在不断反思改进自身的投资风格和策略。他表示,在中国,基金经理是一个年轻的职业,能够吸取一些教训是宝贵的财富。知识可以学习,但是经验必须自己经过亲身的千锤百炼才能积累,能够在错误中学习,吸取教训,对于职业投资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当然战术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自己所坚持的风格和理念不应该轻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