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圆桌
  • 11:信息披露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圆桌
  • A8:基金·公司巡礼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金基金
  • 马伦中国行
  • CPI:三年新高 出口:增速四连降
  • 泰达系两公司长停8个月忽悠投资者
  • 国务院将出台新政力挺民航业 三大航空公司仍有重组可能
  •  
    2011年7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马伦中国行
    CPI:三年新高 出口:增速四连降
    泰达系两公司长停8个月忽悠投资者
    国务院将出台新政力挺民航业 三大航空公司仍有重组可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三年新高 出口:增速四连降
    2011-07-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秦菲菲

    控通胀与保增长考验调控智慧,保障房、水利建设和刺激消费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记者 梁敏 秦菲菲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加大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挑战,而这一问题在6月份显得更加突出:数据显示,6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以来新高;同期,出口增速却连降四个月,进口增速也创下20个月新低。此前发布的PMI降至荣枯线附近。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下半年物价涨幅高位回落已成趋势,但回落步伐较慢。这说明管理通胀预期仍是近期工作重点。

      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开始显现。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出口规模虽然创历史纪录,但增速则在市场预期内出现连续4个月回落;进口同比增长19.3%,与上月相比下滑了约9个百分点,且创下近20个月新低。并且,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外贸也不乐观。出口的连续下滑造成了净出口的大幅减少,而进口回落也预示着内需不振,这让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显得疲软,对经济下滑的担忧日益成为现实。

      短时间内,稳增长和控通胀似乎成了一对无法两全的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相互消长,导致通胀与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相互转化,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恰当把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人士注意到,在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同时,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一些新的增长点开始出现:年内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在允许地方发债融资的护航下,急速落实。刚刚结束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未来10年水利建设的发展规划,高达4万亿元的水利投资无疑也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有力支撑。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有望年内出台,新政将刺激消费。

      相关报道详见3版